
品牌減碳新實驗,給消費者再好一些的永續體驗!
據調查,年輕世代有高達 7 成的受訪者表明正找尋採零廢棄包裝的保養品牌。那品牌如何回應呢?一群台灣B型企業的保養及清潔品牌正努力的透過增加瓶器的再生料,減少碳排及耗水量的設計,給消費者更好的永續生活體驗!

企業需要多關心的不只是獲利,而是獲利的過程?
嘉威會計師事務所以「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用人哲學,打破外界對會計師產業加班、爆肝的負面刻板印象。以平均高於業界15%的薪資水準,且加班時數少,即使加班也不超過九點的友善工作環境,不僅帶來連年的營收成長,更讓員工流動率維持在3%以下!

時尚品牌離消費者想要的負責任有多近?
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不僅是SDGs永續目標的其中一項目標,更是品牌極力向消費者證明他們是負責任的企業,但如何能讓消費者識別自己就是值得信賴的品牌呢?而近年來不論成立數十年的時尚品牌或新興潮牌,為何都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B型企業是他們負責任的起點?

最低碳的糧食救星,蟲蟲蛋白質一躍成循環經濟主打!
何種養殖業擁有低碳排放、用最少土地和水資源、且大嚼農業廢棄物的獨特能力呢?答案是昆蟲養殖業!不錯,蟲蟲蛋白質高且飼養空間小、溫室氣體排放更比牧牛業少200倍,但要如何讓投資者及客戶買單呢?

升級回收咖啡渣、鳳梨葉,就是一門好生意!
能想像每天喝的咖啡或吃的水果葉都能做成生質能源及時尚運動鞋嗎?兩家B型企業升級回收廢棄物,共節省了6千多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咖啡渣生質能源更募資超過730萬美元,而鳳梨葉更是被時尚大牌追著要訂貨推出聯名款包包、衣服及鞋。他們的減碳商模是如何能成就一門好生意呢?

與時俱進的全球永續ESG標準 – 商業影響力評估(BIA) 的改版進行式
B型實驗室已宣布將具體和強制性的績效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s)加入改版的標準中,不僅能使認證B型企業持續為影響力領先企業,更使此認證在當今和未來的商業環境中凸顯企業的責任商業行為。

馳綠、Allbirds靠減碳讓客戶上門!
人走的每一條路都需要鞋子來抵達目的地,但這條路能朝向淨零嗎?一雙雙不能回收的鞋只能丟進垃圾車的景象讓一些企業看到了商機,因此他們朝向永續天然材質及廢棄物升級回收發展,更成功地讓腳底下的每一雙鞋被消費者穿上,一步步踏向淨零排放的目標!

中小企業也可以拼ESG轉型,B型企業是解方!
透過「潛力B型企業加速器計劃」,許多中小企業看到自身企業ESG轉型的可能性,透過主題式工作坊及一對一輔導等,從健檢企業本身的ESG競爭力 、輔導完成商業影響力評估 (BIA)、到提升ESG競爭力,許多參與企業更親身見證潛力B型企業加速器的超值好處!

最新鮮的蜂蜜就在你家?推再生農業固碳、使蜜蜂健康成長的B型企業怎麼做?
在家就可收穫蜂蜜、及讓供應商土地固碳的作法,真能蜜蜂蜂群健康地回來嗎?答案是肯定的!B型企業正努力推動從實踐土壤健康固碳、到增進城市生物多樣性的永續獲利商模,值得一探究竟!

福兔迎祥 用行動豐富你我的影響力生活
2022 年是全球B型企業社群成長里程碑的一年,想與各位分享。首先,隨著政策、供應鏈與社會大眾對於企業ESG的真實作為透明揭露要求日高,全球B型企業社群顯著擴大,2022年新增1800家認證B型企業達6,200家,包括上市櫃 B 型企業 45 家,雇用員工人數達52萬,包含全球知名品牌Nespresso, Unliver澳紐。衡量企業ESG績效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線上系統更突破24萬個註冊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