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1%的承諾,讓品牌與消費者都買單?
3月29日舉辦的B型企業社群活動BTogether,有三十多位夥伴及希望學習ESG的中小企業主,一起來聆聽台灣B型企業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及博仲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譚璧德分享 - 加入捐1%的初心想法、實際操作及好處。
工作重新進行式 ,企業留人又留心ESG三策略!
現今許多國家正上演著無油可加、超市大缺貨,肺炎疫情多少催生此缺工現象,甚至許多評論説反映出長期以低成本倚賴外籍廉價工人的根本結構性問題。但不只是基層勞工找不到人,而是「工作」這件事被重新思考及檢視了!企業該如何因應,才能掌握留人又留心的ESG致勝策略?
中小企業接軌國際永續ESG的快速通關 – 潛力B型企業加速器計畫!
台灣中小企業邁向「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的最好示範,因為企業無論大小或經營型態,無法對永續經營說不,也不因企業小,資源不多,就以為不能與國際永續標準接軌。
搶攻客戶影響力心佔率!
無論是公益行銷還是永續投資,這些商業模式的興起與後續發展,都清楚地顯示出新一代消費者正透過手中的每一塊錢,積極支持他們希望看到的改變。對企業與品牌而言,這正是一個搶攻顧客影響力與心佔率的關鍵契機,絕對不容忽視!
全球夯農業科技(AgTech) 新鮮美味不斷鏈
農業科技(AgTech),是根據環境數據與觀察農田裡的資訊,以最少資源投入從事農業生產的決策支援系統。機器人、無人機、衛星影像IoT及AI機器學習等技術。據美國農業科技募資網站AgFunder發布的2021年農業科技投資報告中,募資總金額為 261 億美元,較2019年增長 15.5%,顯示投資者有信心投注在整個農業食品技術領域,及下一代創新技術。
缺水下的危機,更是商機!
據研究指出,2018年全球以降雨和徑流為主的水資源軟體市場估計為4.031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6.715億美元。其實不止台灣,全球也面臨缺水及水資源危機,但這居然都是企業看好的市場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