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止碳市場,為何環境市場更夯?
身處海洋環繞台灣的你我,不能不知道「藍碳」等的環境市場!澳洲B型企業 Green Collar 是澳洲第一大環境專案開發企業,為環境市場投資者、更是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護者,開發的環境專案更兼顧了獲利與環境,執行 100 多個碳農業專案,共擁有 6,200 萬個澳洲碳信用單位(ACCU)的合約,管理約高達8億澳幣 (約165億新台幣) 價值的資產,成為澳洲最大的碳權交易供應商!且獲國際投資機構KKR全球影響力基金(KKR Global Impact Fund)入主為大股東,並於2021年再度吸引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之一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目光,買下高達33%股權。

搶攻客戶影響力心佔率!
無論是公益行銷還是永續投資,這些商業模式的興起與後續發展,都清楚地顯示出新一代消費者正透過手中的每一塊錢,積極支持他們希望看到的改變。對企業與品牌而言,這正是一個搶攻顧客影響力與心佔率的關鍵契機,絕對不容忽視!

全球夯投資房地產科技 扭轉氣候危機
若房地產業者從長遠看永續發展,投資創新技術和研發上,除規避可能面臨的法規罰款及風險,更減少為整體營運的負面衝擊;更有翻新工程和節能改造大需求,估計可創造比新建物高出兩倍的經濟價值,連同加惠供應鏈中的廣大中小企業。如何落實?

只要兩杯拿鐵的錢 人人都能參與友善環境、友善社會的影響力投資
許多鼓吹都說用小錢能拿來進行外幣、買指數型基金投資,再小金額的錢至少也要千元以上,但極有可能買的基金等商品都不能算是對社會及環境友善都好的投資。


用影響力投資改變世界 (下)
延續用影響力投資改變世界 (上),接下來以橋基金管理公司 (Bridges Fund Management)為例,說明融入B型企業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簡稱BIA)對其投資目標的募集(origination)、100天計劃(100-day planning)、持續改進(continuous improvement ) 及退場(exits)等四個關鍵階段,協助實踐影響力投資的專業核心價值及效益。

用影響力投資改變世界 (上)
投資獲利沒有人不愛,但怎能做到?超越大盤的好成績如,英國的橋基金管理公司(Bridges Fund Management)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之年複合成長率高達44%,也吸引主流基金美國貝恩資本集團(Bain Capital)旗下主攻影響力投資的雙倍影響力投資(Bain Capital Double Impact)前來取經,2018-19年EBITDA成長高達37%,他們的秘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