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回饋社會 信任讓生意越來越好
律師事務所一般都是重門深鎖的印象;但這一間開著大門,讓員工放心帶小孩、寵物來上班、更使用再生能源、熱愛環境的律師事務所。從2002年取得台灣法務部核准,成為台灣第一家由台灣和外國律師合夥成立之法律事務所 - 博仲法律事務所,一路走來都堅信「與利益相關者共益」(benefit all stakeholders)的永續經營模式,並於2017年成為B型企業。
除了提供客戶具競爭力、符合道德原則且有效的法律服務之外;更降低因商務活動對環境的衝擊如達成碳中和及2020碳足跡報告等、促進員工開放成長環境及文化,及協助其所發展的社區。


全球夯投資房地產科技 扭轉氣候危機
若房地產業者從長遠看永續發展,投資創新技術和研發上,除規避可能面臨的法規罰款及風險,更減少為整體營運的負面衝擊;更有翻新工程和節能改造大需求,估計可創造比新建物高出兩倍的經濟價值,連同加惠供應鏈中的廣大中小企業。如何落實?

只要兩杯拿鐵的錢 人人都能參與友善環境、友善社會的影響力投資
許多鼓吹都說用小錢能拿來進行外幣、買指數型基金投資,再小金額的錢至少也要千元以上,但極有可能買的基金等商品都不能算是對社會及環境友善都好的投資。


用影響力投資改變世界 (下)
延續用影響力投資改變世界 (上),接下來以橋基金管理公司 (Bridges Fund Management)為例,說明融入B型企業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簡稱BIA)對其投資目標的募集(origination)、100天計劃(100-day planning)、持續改進(continuous improvement ) 及退場(exits)等四個關鍵階段,協助實踐影響力投資的專業核心價值及效益。

讓廢物變黃金的影響力商業模式
本文獲社企流授權轉載。原文標題:老技術帶來新價值!「生物分解科技」在印度重振旗鼓,提升小農耕種與婦女烹飪效益
「農業一直是肩負哺育世界的角色,而現今拯救世界的任務比以往更關鍵。到 2050 年時,全世界農業產量必須達到現在的兩倍,如果現有農耕技法無法有效增加產量,農夫將會侵入自然保育地區、國家公園尋找可耕種的土地。數十年後,農業必須使用更少土地、更有效利用水資源,及找到可以強化土地、土壤、水源效益的方式,而非奪取它們在大自然的用途。」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執行長 Mark Tercek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