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客戶、夥伴共創利益的英國第五大再生能源供應商章魚集團
能想像買賣再生能源,就能享有與網購一般地便利服務嗎?最近太陽高照用太陽光電、未來會刮東北風則預約風電、雨季過後來用水電...這樣的情境,不僅一般消費者想使用,更多台灣的中小企業更殷勤盼望著。這其實就是「能源轉型」的成功畫面,今天有許多創新的ESG企業,加緊腳步轉向再生能源普及,過程中已證明在贏得環境、照顧弱勢的同時,更讓客戶買單的服務商模確實可行!

循環升級煉金術!
廢棄電器和電子設備回收論壇(WEEE)報告指出,100萬支手機中含有24公斤的黃金!若是產品用了丟,實在不是一件聰明的企業會打的算盤,所以就連iphone都開始租賃訂閱模式了。更甚,歐洲議會同意電子產品全統一改為 USB Type-C 標準以減少垃圾!而那些看準創新技術及循環商機的ESG企業,不僅以回收材料製作商品、利用回收自家商品以深度圈粉的商模持續圈粉,手機品牌2020年營收大幅成長了87%並實現獲利2百萬歐元;而更有清潔用品品牌更與開展業務的第二年,收益增長了 400% 以上,他們究竟如何能做到?

是什麼1%的承諾,讓品牌與消費者都買單?
3月29日舉辦的B型企業社群活動BTogether,有三十多位夥伴及希望學習ESG的中小企業主,一起來聆聽台灣B型企業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及博仲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譚璧德分享 - 加入捐1%的初心想法、實際操作及好處。
剩食不剩、環保食具外送,好食在的循環獲利進行式
讓即要廢棄的食材循環重生,不僅能創造驚人業績及價值,也贏得顧客買單。丹麥B型企業 - 好到丟不了(Too Good To Go,TGTG) 是全球規模最大、解決剩食的App軟體及台灣青瓢,為一次型容器提供租賃服務,使垃圾的總源頭減量,用實際的行動證明好食在的循環ESG獲利進行式確實可行!


工作重新進行式 ,企業留人又留心ESG三策略!
現今許多國家正上演著無油可加、超市大缺貨,肺炎疫情多少催生此缺工現象,甚至許多評論説反映出長期以低成本倚賴外籍廉價工人的根本結構性問題。但不只是基層勞工找不到人,而是「工作」這件事被重新思考及檢視了!企業該如何因應,才能掌握留人又留心的ESG致勝策略?

中小企業接軌國際永續ESG的快速通關 – 潛力B型企業加速器計畫!
台灣中小企業邁向「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的最好示範,因為企業無論大小或經營型態,無法對永續經營說不,也不因企業小,資源不多,就以為不能與國際永續標準接軌。

從永續酪農場到你家餐桌
全球甲烷排放評估直指畜牧業是頭號排放大戶,約占總排放量的四成。而剛落幕的COP 26氣候峰會,有150國加入「全球甲烷承諾」,緊急減低甲烷排放,將有機會在2045年使全球降溫0.3°C,如何做到?

只有客戶是王?與利害關係人共創價值才是未來!
隨著新世代消費者自我價值意識抬頭、社群互動創新科技普遍、全球產業的價值體系,及永續發展等市場大環境改變,企業經營團隊勢必要跳脫以往習慣的線性競爭策略,向更多元的利害關係人的共創價值策略更靠近。而擅長以與利害關係人合作的服務型企業,他們又是如何靠關係轉型,服務利害關係人社群而獲利的呢?

搶攻客戶影響力心佔率!
無論是公益行銷還是永續投資,這些商業模式的興起與後續發展,都清楚地顯示出新一代消費者正透過手中的每一塊錢,積極支持他們希望看到的改變。對企業與品牌而言,這正是一個搶攻顧客影響力與心佔率的關鍵契機,絕對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