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業如何提高供應商勞工人權、打造循環再生供應鏈?
你的衣服不是你的衣服?一件衣服不再只講求外觀上的剪裁貼身保暖等美感及功能等,更因消費者、投資者都要求時尚品牌必須提高供應商的勞工人權權益、並降低對環境的衝擊而凸顯內在價值。B型企業艾琳費雪(Eileen Fisher)及Patagonia 用當責及透明的行動證明,做好永續供應鏈管理,不僅降低風險,讓人與環境都獲利,更使其品牌價值節節高昇!
把價值30億美金的公司捐給了地球一年後?Patagonia 仍是獲利且有影響力的公司嗎?
許多企業所追求的利益其實都沒有包含對人與環境的長期利益,但Patagonia的創辦人伊馮·喬納德(Yvon Chouinard)想要的是人與地球都能獲利的商業活動。於是在創立Patagonia 50年的前夕,他與家人在2022年將公司所有權轉移到信託基金及環保組織,瞬間許多媒體大讚,雖不是許多企業能仿效,但Patagonia的作法卻能讓許多企業開始思考,究竟如何才能讓一家企業既能擁有長期的獲利,且能發揮對社會及環境影響力而達到基業長青!
超越公平貿易的飲品品牌Cafédirect,為當地農民社區及環境帶來福祉!
在公平貿易剛起來的年代,在1991年創立的英國B型企業Cafédirect 就直接與咖啡農合作社交易,他們的作法卻超越公平貿易,獲利一半直接投入於提升農民及其社區的建設,至今堅守使命,農民不僅取得合理收購價格,更協助他們獲取超越生活薪資以外的收入,合作社的農民代表出席董事會,針對任何利益的各樣挑戰發言,直接參與決策過程;更為氣候變遷下的農民提供各式訓練應對;執行社區植樹管理不僅有碳信用額度,也保障土壤健康及生態多樣性,這些供應鏈扶貧工作,更加上優質的產品力,讓消費者做出更好的消費選擇!
七步驟在工作中實施多元、公平和共融(DEI)!
國外研究發現企業擁有多元公平共融(DEI) 的文化會為帶來高度認同的員工及獲利,但台灣調查顯示許多企業僅61.5分低空飛過;企業要如何正確地看待DEI,打造讓新世代員工願意認同並留下的企業文化,最終能收穫更有創意且高效率的競爭力呢?
三個必要策略讓企業搶贏人才戰!
面對少子化衝擊、及職場主力的數位原生代,企業主不斷地在這場人才戰中挫敗,是要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呢?。吸引全球1,600多名人才投身英國B型企業,倫敦上市的數位顧問服務Kin+Carta的CEO凱利·曼西說,為企業創造清晰的願景、打造透明和當責的管理團對、及營造多元公平包容的工作環境,這三個必要策略可讓企業主不再迷惘苦於找不到人才,而是能打造留住人才的永續企業文化!
從垃圾產生100%再生材料,攜手客戶共同獲利?
當客戶需要只有你能生產的材料,是一種什麼感動?以色列潔淨科技商、B型企業UBQ研發及製造一種使用廢棄物製造且100%可回收的生物基可回收材料(UBQ™),而這種永續材料能讓其客戶以有競爭力的價格來增加產品的可回收成分,更甚,他們與客戶共創,共同測試、研發,攜手客戶大幅降低其範疇三間接排放,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永續顧問協助客戶排除30億噸的二氧化碳當量,他們與客戶、員工的共益影響力怎麼做?
許多企業在走上ESG永續轉型的路上少不了顧問的協助,而這些顧問是否也持續在永續發展的路上前進呢?英國B型企業Anthesis 擁有千人組成的顧問團隊,成功協助歐美大零售通路商設定減塑議題目標與策略,預計於2030年幫助組織排出30億的二氧化碳當量,更透過B型企業的ESG衡量標準來衡量其自身商業影響力的績效,持續將影響力量化,成為與員工、客戶共益的獲利咖!
二代下決定砍掉公司營收40%,為何?
ESG轉型的路上,企業使命就是方向盤,但哪些面向也要一起跟上呢?一個小企業是否也能發揮與利害關係人共益的影響力而獲利呢?這家B型企業為了永續發展,做了個讓人大吃一驚的決定,居然要將公司營收砍掉40%?
寓教於樂的影響力商模可獲利?
常說教育是百年大計,但面臨少子化挑戰及AI興起,許多人質疑還能是一門使人獲益且獲利的商業模式嗎?但教育的本質是學習,教育從業者要如何使啟發學習這件事與其利害關係人的共益基礎上持續地進行呢?
如何使包裝循環,讓人與地球更美麗 ?
攜手消費者一起做環保的品牌真能成功嗎?雖調查指出讓消費者參與減少包裝或再利用填充的動作都有成本及規模上的挑戰,但那些強調永續生態意識的品牌,將持續地給消費者更好的永續體驗,提高品牌心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