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著消費者,一起夯純淨!
法律就像一把尺,告訴人標準在哪裡,但只能做工具。最終要靠消費者自覺,及產業的共同利益及經濟效益發酵,才能實踐真正負責任的生產及消費。
因此以透明安全成份取信於客戶的純淨品牌,紛紛行動起來!

純淨美麗,投一票!
消費者資訊研究機構歐睿(Euromonitor)揭示,到2025 年,光是護膚(Skin care)市場預計為1810億美元,佔全球美妝及保養品總體市場近1/4的規模。其中,環保生態的消費者意識(Eco-consciousness)正是帶領成長的重要動能。
而純淨美麗(Clean beauty)則是品牌重生的關鍵策略,並指出那些以永續使命導向(purpose-driven)、和當責及透明的企業,及擁有科學支持和臨床效力,掌握電商行銷及數據本領且價格平易近人的品牌,將能繼續贏得消費者引起共鳴及信任,並最有可能蓬勃發展。而真正的純淨美麗,還有一段路要走。


養出純淨品牌好感度 (上)
全球第一大的美容美妝B型企業,更是全球美妝產業第四大的大自然集團(Natura&Co) 的創辦人 João Ferreira曾說:「我們希望與Natura有關係的每個人都能親身體驗,真正的美麗或許不是來自抗衰老乳液,而來自於從內心發出的真正良善。 很實際的,若有人正在開發一種新款口紅讓女士們外型更美麗,那我們就必須生產之前弄清楚碳排放的影響有多大。」

飲料業者讓社交變有趣的社會回饋,圈粉不斷?
據飲料市場調查,發現消費者喜愛與人分享自己使用或購買產品的經驗,買飲料不只是因為乾渴,而是社交,希望與所處的小社會交流共鳴;消費者需要在所處的小社會實踐自我價值、展現消費了一件既新潮又酷的這件事被看見。此成為直接驅動企業思考,更有策略地將「需要社交」的商模設計在營運中,讓消費者買單,更幫助了弱勢族群!

帶旅客一起回饋社區 賺更大
正當全球旅遊業因新冠病毒疫情被打入冷宮,據世界觀光組織調查,前往亞太地區的旅客大減84%,非洲中東75%、歐美69%;更指出,這場危機還遠遠不到結束的時候,2023年之前將看不到旅遊活動重回疫情之前的水平。
然而卻有一群超前部署的業者,不以活動式的出團帶團賺取中間微薄且造成社會及環境傷害的商業行為;而是能積極強健自身體質進行永續轉型,且讓新世代的消費者買單,迎接旅客到來的一天!

缺水下的危機,更是商機!
據研究指出,2018年全球以降雨和徑流為主的水資源軟體市場估計為4.031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6.715億美元。其實不止台灣,全球也面臨缺水及水資源危機,但這居然都是企業看好的市場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