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企業也可以做的導師學徒計劃,打造雇主品牌、培育人才、一舉多得!
學徒制度不僅適用於大企業,小企業同樣能從中獲益,是最佳的小企業人才培訓策略之一!以美國B型企業 Two Octobers 為例,這家不到20人的數位行銷顧問公司成功打造出值得借鏡的學徒制度案例。他們將原有的內部訓練流程,發展成為期三年的正式學徒計劃,學徒在導師一對一與團隊協作下,不僅學習數位行銷專業,還能培養溝通、批判思考等職場核心技能。更同時打開了更多元的招募管道,協助弱勢族群進入產業並提升收入潛力,展現人才培育促進社會經濟流動的力量。對企業而言,學徒制度提升了員工參與感與歸屬感,也因學徒帶來的新觀點,創造額外商機與客戶價值。更有單親媽媽藉此計劃翻轉人生,收入成長三倍,充分顯示小企業推行學徒制度的多重效益。這不僅是人才培訓,更是企業成長與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

接班難題這樣解!讓地球與員工當股東,小企業也能營收成長15倍?
面對全球企業主高齡化與「銀色海嘯」來襲,接班傳承已成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課題。台灣逾六成企業主年逾60歲,卻有高達94%缺乏接班計畫,顯示傳統傳承模式面臨嚴峻挑戰。B型企業Patagonia 創辦人 伊馮·喬納德(Yvon Chouinard)透過「使命信託」架構,保留他創立公司時的初衷,創新解決接班傳承問題,成就讓企業利潤投入環境保護的使命,亦讓企業擁有持續擁有使命感,比只強調利潤,更能吸引並驅動全體員工與合作夥伴的表現。
而員工認股制度(ESOP)也提供另一種接班傳承思維,B型企業如艾琳費雪(Eileen Fisher) 、新比利時啤酒(New Belgium Brewing)、亞瑟王麵粉及 Fireclay Tile等,透過讓員工持股,提升認同與參與,營收與留任率同步成長。這些模式突破傳統接班的框架,不侷限於「家族接班」或「企業出售」的選項,開啟價值共創與永續傳承的新可能!

以「健康毛孩生活」企業使命驅動的寵物品牌,贏得員工認同與消費者信任!
真能靠「企業使命」打動員工與消費者嗎?來自英國的B型企業 Lily’s Kitchen 做到了!
主打毛孩健康、專注於天然寵物食品與保健品,營收在 2020年就已達4千萬英鎊(約新台幣 17 億元),且在同年即以 8,500 萬英鎊估值被雀巢旗下的 Purina 收購,仍維持獨立營運。2023 年更超越估值,營收達 9千萬英鎊(約新台幣 36 億元),通路更橫跨 30 國、進駐超過 6,000 間門市;市佔率節節攀升,直逼傳統大廠寶路( Pedigree)。
其關鍵優勢在於將「打造健康毛孩生活」的企業使命作為品牌核心價值,這不只是口號,而是實際落實在員工政策中,包括寵物陪產假、寵物友善辦公環境、高於生活工資的待遇,及心理健康支持機制。也與其他 B 型企業攜手,推動跨企業導師制度與共學社群,形成強大的使命聯盟。且有77% 的員工表示擁有高度幸福感,提升整體工作效率與生產力。Lily’s Kitchen 用實際成績證明:當品牌使命與員工價值觀同行,不只能打造有溫度、具凝聚力的團隊文化,更能贏得顧客買單。

新世代雇主品牌的祕訣 – 讓員工持股、工作度假,美國最大無酒精啤酒Athletic怎麼做?
美國最大無酒精啤酒品牌 Athletic Brewing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不僅在市場上的能見度越來越高,直接與含酒精啤酒正面競爭;更以雇主品牌為主要策略,將「員工福祉」與「企業使命」緊密結合,打造一個支持健康生活、鼓勵成長的正向職場文化。Athletic 提供員工持股計畫,讓每位員工都有機會像老闆一樣思考並參與經營。也提供全額健康保險,並設有健身補助,辦公室設有健身設施年使用率高達 218%。另有「工作度假」計畫,員工可前往全球運動賽事現場工作並交流。每年提供最多 12 天帶薪志工假,參與社區服務與環境保育行動。Athletic 相信,當員工感受到工作的價值與企業使命一致,就能激發更高的投入與認同,進而形塑一個具吸引力且具備永續競爭力的雇主品牌。

讓利員工、超有感客戶體驗,保養品品牌護膚也護人!
當企業談論永續,不應只停留在環保包裝或碳排目標,英國B型企業 Medik8 展現了更全面且有感的做法。醫美護膚品牌 Medik8 讓利員工,積極促進員工參與與認同,透過混合辦公制度、彈性休假與心理健康支持,打造多元共融、重視傾聽的職場文化。更強化顧客體驗,不僅以科學實證的高效護膚產品深獲客戶買單;更推出「創造影響力」計畫,讓顧客在購物時參與公益,實現永續有感消費。品牌的營收增長與市場擴張,不只是展現在產品力,更透過服務與團隊文化連結客戶,共同創造社會影響力。Medik8的成長實例證明當員工與顧客都感受到真實的價值與意義,永續商業競爭力根植於每一天的選擇與行動。

從虧損到營收160億:農業公司CEO「對員工好」創造雙位數成長!
當你購買番茄時,或許很少會想到,那些採摘的工人,是否獲得了應有的待遇?全球農業因人力短缺、低薪資與惡劣的工作環境等問題,備受關注與批評。但北美最大的溫室農業公司之一美國B型企業 NatureSweet 卻靠著「對員工好」的人才策略,從虧損中翻身,五年間創造雙位數營收成長,年營業額達新台幣160億元。 CEO羅道夫.史匹曼強調,善待員工並非理想主義,而是實證有效的經營策略,提供高出業界40%的薪資、教育與健康福利,改善逾6,000名農工的生活,並獲得公平貿易認證。也積極推動如節水技術與保護生態棲地的行動。NatureSweet證明人與獲利的雙重成功確實可行!

常態缺工、食材漲,食品服務業如何吸引人才,連年成長10%!
全球零售與餐飲業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在英國,勞動市場劇變,工資調漲與工作條件改善的聲浪也讓業者左右為難——要控管成本、又要維持服務品質,談何容易? 但英國 B 型企業 COOK Trading卻在逆境中展現韌性,這家以「讓即食料理吃起來像家常菜」為使命的冷凍食品公司,創造出永續與獲利並進的經營模式。在 2023/24 財年,COOK 銷售淨額達 1.197 億英鎊(約新台幣 50 億元),稅前獲利達 846 萬英鎊(約新台幣 3.6 億元),並擁有 1,690 位員工與超過百家門市。更難得的是,COOK 員工流動率僅 20%,遠低於英國零售業平均水準,他們如何做到?

像超市優惠一樣的技術、在地的服務團隊,讓再生能源減碳商機大爆發!
再生能源可像超市優惠一樣方便嗎?國際再生能源總署(IRENA)大會2030年目標: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升為3倍是達成氣候目標的有效方法。那投入再生能源建置及服務的企業要如何做到呢?英國B型企業章魚能源為英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商,靠獨家Kraken自動化技術精準的預測供需以達即時匹配電價,就像「超市一樣的優惠」來吸引用戶,讓電動車充電價格比平均電網便宜三倍,比汽油便宜七倍,每年減少18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740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碳吸收量。而台灣再生能源業者也積極投入,承躍能源及日向綠能皆於2024年成為認證B型企業,年減少碳排放量分別達18,615噸及17,689噸。

如何透過使命行銷圈粉客戶?七個策略幫助品牌找到使命相符合的消費者!
使命驅動行銷是什麼?專家說那些希望用企業使命來行銷自家產品及服務的企圖,必先檢視企業的使命價值,且從內到外保持與使命一致的策略行動與溝通訊息。以關心生產對環境的衝擊的Patagonia 「別買這件夾克」、到Veja的亞馬遜社區野生橡膠採集農民為例,證明品牌真能以使命為師,從產品開發、選擇供應商夥伴,到面對客戶的溝通策略等,都回到品牌得以存在的使命定位,且每個關鍵策略都有相對應且符合使命的商業行動,如此才能圈粉與使命相符合的消費者!

搶攻客戶影響力心佔率!
無論是公益行銷還是永續投資,這些商業模式的興起與後續發展,都清楚地顯示出新一代消費者正透過手中的每一塊錢,積極支持他們希望看到的改變。對企業與品牌而言,這正是一個搶攻顧客影響力與心佔率的關鍵契機,絕對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