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首頁
  • 為什麼要做ESG
    • 什麼是B型企業?
    • B型顧問培訓計畫
    • 永續第一步
    • ESG 影響力快評(QIA)
  • 成為B型企業
    • 潛力B加速器計畫
    • 認證流程與費用
    • B型企業認證新標準
      • 企業宗旨與利害關係人治理(PSG)
      • 公平職場(FW)
      • 正義、公平、多元與共融(JEDI)
      • 人權(Human Rights)
      • 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 環境管理與循環經濟(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 Circularity, ESC)
      • 政府事務與集體行動(Government Affairs & Collective Action, GACA)
  • B型企業社群
    • B型企業在台灣
    • 共好夥伴
  • 案例文章
    • 文章列表
    • E-環境
    • S-社會
    • G-公司治理
  • 活動
    • 活動列表
    • 認識B型企業
    • 提升企業ESG
    • B社群活動
    • 外部演講
    • 分享
  • 聯絡我們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常見問題
  • 首頁
  • 為什麼要做ESG
    • 什麼是B型企業?
    • B型顧問培訓計畫
    • 永續第一步
    • ESG 影響力快評(QIA)
  • 成為B型企業
    • 潛力B加速器計畫
    • 認證流程與費用
    • B型企業認證新標準
      • 企業宗旨與利害關係人治理(PSG)
      • 公平職場(FW)
      • 正義、公平、多元與共融(JEDI)
      • 人權(Human Rights)
      • 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 環境管理與循環經濟(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 Circularity, ESC)
      • 政府事務與集體行動(Government Affairs & Collective Action, GACA)
  • B型企業社群
    • B型企業在台灣
    • 共好夥伴
  • 案例文章
    • 文章列表
    • E-環境
    • S-社會
    • G-公司治理
  • 活動
    • 活動列表
    • 認識B型企業
    • 提升企業ESG
    • B社群活動
    • 外部演講
    • 分享
  • 聯絡我們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常見問題
訂閱電子報
B型企業協會
  • 首頁
  • 為什麼要做ESG
    • 什麼是B型企業?
    • B型顧問培訓計畫
    • 永續第一步
    • ESG 影響力快評(QIA)
  • 成為B型企業
    • 潛力B加速器計畫
    • 認證流程與費用
    • B型企業認證新標準
      • 企業宗旨與利害關係人治理(PSG)
      • 公平職場(FW)
      • 正義、公平、多元與共融(JEDI)
      • 人權(Human Rights)
      • 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 環境管理與循環經濟(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 Circularity, ESC)
      • 政府事務與集體行動(Government Affairs & Collective Action, GACA)
  • B型企業社群
    • B型企業在台灣
    • 共好夥伴
  • 案例文章
    • 文章列表
    • E-環境
    • S-社會
    • G-公司治理
  • 活動
    • 活動列表
    • 認識B型企業
    • 提升企業ESG
    • B社群活動
    • 外部演講
    • 分享
  • 聯絡我們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常見問題
訂閱電子報
B型企業協會
E-環境S-社會

走!去一趟影響力旅行!

11 月 2, 20224 月 25, 2025

被問及自新冠以來最想念的活動,大多數人迅速地回答:自由地去一趟旅行呀!無論是沉浸在異國他鄉的新氣味和景像中,或與其他疲憊的同行者分享旅途停留的片刻;是呀,我們是多麼懷念旅行所帶來的意義。

 

讓海洋進入你我的生活的台灣潛水

而就在各國邊境預備大開之際,其實不用出國,台灣就有好山好水,更有美麗的海洋!以「讓海洋進入你我的生活」為使命的B型企業台灣潛水。

創辦人陳琦恩說:「台灣潛水服務的對象是海洋。今天去潛水,是為了讓人愛上海洋更保護海洋,而潛水收取費用,是更使這個理念永續循環的商業行為。」

 

照片來源: 台灣潛水粉絲頁

 

服務海洋更實際的作為是成立「藍色基金」,將公司淨利 20% 用於海洋保育相關行動一是環境保護,如定期淨灘淨海、推廣環保減塑;二是海洋教育,如發起「海洋巴士」活動,到學校巡迴演講,宣揚海洋保育理念。台灣潛水更加入「 捐1% 給地球」商業聯盟,捐款給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環境資訊中心等的環境保育非營利組織。

 

照片來源:台灣潛水粉絲頁

 

潛水行程除全面禁止塗抹有害珊瑚礁的防曬乳及化妝品的旅客下海,設計的活動更讓人們看見海洋與環境問題,讓旅客共同反思日常習慣與環境之關係,並於旅行期間落實全程不塑,包含自備環保杯筷、零廢棄逛夜市、無包裝商店等,實踐「撿塑不如減塑」。2019~21年累積已開辦超過 148場淨海淨灘活動、參與者近3,500人、海廢總重為6,858公斤。

更與不同的品牌進行串聯合作如 AVEDA的 海洋攝影展、艾瑪絲的親山艾海小旅行、淨毒五郎的永續無塑輕旅行,讓海洋保育成為各品牌的附加客戶價值。更與在地店家與社區特色結合,推出恆春慢遊,使旅客從事淨海淨攤活動之外,更深入了解恆春在地自然人文,更為當地商家帶來永續商機。

 

提高員工參與 支持本地的社區旅遊

無獨有偶,澳洲B型企業 – 無畏旅遊(Intrepid Travel),近期更發佈最新的學習,為思考永續轉型的旅遊業者帶來新視野:

對當地社區和周邊小企業來說,發展「社區導向的旅遊(Community-base Travel, CBT)」行程直接助益當地經濟是最有效的,因此出版可使同業效仿的負責任的旅遊指引,更先使員工深度體驗並參與開發CBT:

  • 從最初的研究到培訓社區成員和監察機制,當地營運人員積極參與整個過程。

  • 組織全球責任團隊,各地區包括一名專門的社區經理,在全球範圍內監督規劃,包括審查項目及評估等。

  • 領隊皆通過講述無畏對CBT的投入及行程是如何對當地人產生影響的故事,及客戶在旅途中的見證。

  • 行銷和公關團隊透過媒體熟悉之旅向參與的記者們深度講述,並善用親身體驗來宣傳在地社區。

 

與價值觀一致的夥伴合作豐富生態體驗

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地中海分支 (IUCN-Med) 合作,支持地中海的生態旅遊;與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分會(WWF-Australia) 合作在選定的南極洲區域航行,支持對鯨魚遷徙模式及鯨魚對海洋生態的重要研究,並透過船上公民科學計劃豐富客戶體驗。

 

照片來源:無畏旅遊

 

發揮影響力,造福人群

在 14 個國家/地區推出了 22 項新的影響力體驗,從野生動物及環境保護、少數民族及其遺產文化保護 、女性賦權就業等 ,其中拜訪 :

  • 印度齋浦爾的一家電動人力車公司,為低收入家庭的 200 多名婦女創造就業機會,

  • 哥斯達黎加最小的土著社區Maleku的傳統及越南下龍灣清理垃圾的基金會。

 

照片來源:Responsible Travel

 

設計低碳旅行  向遊客募款參與社區計畫

旅行雖美好,但旅遊業無庸置疑是碳排放者,約佔全球排放量的 8% 。2020年無畏成為第一個通過「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的唯一跨國旅行社,更多地將環境考量和脫碳融入產品開發中;檢視了100 個最暢銷行程,從婆羅洲、古巴、越南和埃及中刪除90 分鐘以下的短途航班,並增加許多可步行等低碳排放行程。

更在無畏基金會推動下,至今募款60萬澳幣支持在塔斯馬尼亞恢復正在消失的海帶森林計劃,協助推動水下森林復育防止海洋酸化、脫氧作用,並抗衡威脅海洋生物多樣性等重大研究。

2002年成立的無畏基金會為一財務獨立的非營利組織,由無畏旅遊支付行政管理費用,並將所有的募款都直接用在全球社區計畫中,至今已為全球 130多個社區籌集了 1,166 萬澳元(約新台幣2千萬元),目標是到2025年,每年能支付3百萬美元的捐款給100個全球的資助夥伴計畫。

與一般企業基金會向富人募款不同,無畏是透過與客戶溝通,進一步對當地產生直接的認同,集眾人之力,貢獻給當地社區;內部研究顯示,旅客非常重視這一點,因可與他們所訪問的社區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更希望他們的旅程有更深的價值。

 

且以基金會形式與世界各地的夥伴發展合作,更能符合在地夥伴之深化當地社區環境保育或經濟發展的目標。

 

讓人們的身心變得更健康

照片來源:Leah Kelley

透過B型企業重新認證流程中,無畏想知道旅遊行程對客戶產生何種影響力,於是進行了從教育 、當地文化體驗、及促進身心健康等內容的客戶調查。結果幾乎所有無畏的客戶都表示,旅途中的教育層面對他們旅行的樂趣產生的影響最大。這項調查有助於了解旅行對客戶的更廣泛影響,並持續地創造對客戶深度影響的旅行產品;更提醒開發團隊,旅行是影響力的好載體,不但能宣傳各地在地社區的多元文化及傳統,更是使人富有同情心和保持身心愉快的必要!

 

 

 

 

 

Related Posts

喝啤酒也能救世界?銷售翻倍200%的祕密是公平貿易及多年生耐旱穀物!

在全球糧食危機與氣候變遷挑戰下,公平貿易正成為連結農民、企業與消費者的關鍵力量。英國 B 型企業 Brewgooder 以「讓每一杯啤酒都能改變世界」為使命,與西非幾內亞農民合作,透過公平貿易認證將耐旱超級穀物 Fonio 引入啤酒釀造,不僅讓消費者帶來好喝又有意義的產品,更為農民帶來合理收入與社區投資,強化地方經濟韌性。Brewgooder 更建立「Open Grain」供應鏈,讓其他釀酒商共享公平貿易資源,擴大正向影響力。同時,美國 Patagonia Provisions 推動多年生穀物 Kernza 的再生有機農業,透過啤酒與食品上市,讓永續農業的理念深入消費市場。Kernza 能固土、涵養水源並吸收二氧化碳,展現兼顧生態修復與經濟發展的潛力。這些案例證明商業可以是推動社區發展、保護土地、支持再生農業的重要力量。
B Lab Taiwan9 月 25, 20259 月 25, 2025
商業向善,是對人與環境最珍貴的禮物!

商業向善,是對人與環境最珍貴的禮物!

全球逾萬家B型企業正以嚴謹的ESG標準推動正向變革,為百萬員工創造有意義的職涯,同時積極解決社會與環境挑戰。今年4月B Lab已發布全新標準,協會同步推出Thinkific學習平台課程與系列分享會,協助企業把握學習契機,共同成長。 我們深信,新標準將大幅提升B型企業的影響力,對台灣中小企業更是轉型升級的好機會。僅靠價格競爭難以長久,唯有永續價值轉型,才能贏得人才與客戶的信任。 8月15日,協會在嘉威會計師事務所、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政大信義書院與台灣精品品牌協會等夥伴支持下,推出第二年的Business FOR Good商業向善計畫,內容涵蓋企業核心價值、圈粉員工策略、循環綠色商機,以及永續品牌溝通與藍圖,協助企業打造差異化的永續價值優勢。
B Lab Taiwan9 月 22, 20259 月 26, 2025

從紐約小吃攤到全球35店,Luke’s 龍蝦堡把在地供應鏈變成品牌競爭力?

一家從紐約小店發展到全球35家直營店、營收近28億新台幣的龍蝦堡品牌Luke’s Lobster,日前獲通路商Whole Foods 投資,其使命是為世世代代守護沿海社區,且提供美味、永續來源的海鮮給消費者。從緬因州漁民手中直接收購龍蝦,不僅將利潤直接回饋給在地漁民,實踐了對在地供應鏈經濟;更確保了品質與可追溯性,以合理價格回饋給消費者。應對龍蝦產業缺工的困境,Luke’s Lobster發起了「一起上船」(Lift All Boats)導師學徒計畫,為年輕一代、移民及弱勢群體提供進入龍蝦漁業的機會。他們證明從提升美味龍蝦堡的永續產品力,到支持在地漁民與社區發展,這些行動正是品牌最強的競爭力!
B Lab Taiwan9 月 11, 20259 月 11, 2025

分類

近期文章

  • 喝啤酒也能救世界?銷售翻倍200%的祕密是公平貿易及多年生耐旱穀物! 2025 年 9 月 25 日
  • 商業向善,是對人與環境最珍貴的禮物! 2025 年 9 月 22 日
  • 從紐約小吃攤到全球35店,Luke’s 龍蝦堡把在地供應鏈變成品牌競爭力? 2025 年 9 月 11 日
  • 小企業也可以做的導師學徒計劃,打造雇主品牌、培育人才、一舉多得! 2025 年 8 月 27 日
  • 接班難題這樣解!讓地球與員工當股東,小企業也能營收成長15倍? 2025 年 7 月 30 日

標籤

Allbirds (4) B Together (5) B型企業 (10) B型顧問 (4) ESG商機 (7) ESG轉型 (8) Patagonia (4) 中小企業ESG (5) 企業使命 (5) 公司治理 (8) 公平貿易 (7) 再生有機農法 (4) 再生能源 (4) 再生農業 (9) 剩食 (4) 升級回收 (12) 員工參與 (10) 員工照顧 (15) 員工訓練 (7) 員工認同 (14) 員工身心健康 (4) 員工體驗 (4)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5) 嘉澎塑膠 (5) 國際ESG標準 (5) 土壤健康 (4) 在地經濟發展 (5) 客戶體驗 (4) 影響力投資 (7) 循環時尚 (5) 循環經濟 (13) 成真咖啡 (5) 氣候緊急狀態 (4) 水資源 (8) 永續人才管理 (4) 永續供應鏈 (12) 永續時尚 (8) 減碳 (10) 王道銀行 (5) 社群迎新 (4) 綠藤生機 (10) 缺工 (6) 美科實業 (4) 雇主品牌 (5) 鮮乳坊 (6)

聯絡資訊

社團法人B型企業協會 B Lab Taiwan
電話:02-23250662
Email:b@blab.tw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265巷3號
            (Impact Hub Taipei)

倡議夥伴

徵才專區

B型企業協會 B Lab Taiwan

B型企業協會是B型實驗室(B Lab)全球夥伴的一員,致力推動使命與獲利平衡的影響力商業模式,用商業力量發揮對社會與環境正面的影響力,協助企業成為對世界最好(Best for the World)的企業。

連絡電話
(02)2325-0662

電子信箱
b@blab.tw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213號2樓之1

B型企業協會電子報訂閱

B型企業協會電子報訂閱

BFG

Business計畫的理念是「企業可以發揮向善的力量」,以「加速台灣中小企業ESG轉型」為使命,亦即推動企業創造獲利、同時發揮正面的社會與環境影響力。

 

Copyright © 2025 | 社團法人B型企業協會 B Lab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