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首頁
  • 為什麼要做ESG
    • 什麼是B型企業?
    • B型顧問培訓計畫
    • 永續第一步
    • ESG 影響力快評(QIA)
  • 成為B型企業
    • 潛力B加速器計畫
    • 認證流程與費用
    • B型企業認證新標準
      • 企業宗旨與利害關係人治理(PSG)
      • 公平職場(FW)
      • 正義、公平、多元與共融(JEDI)
      • 人權(Human Rights)
      • 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 環境管理與循環經濟(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 Circularity, ESC)
      • 政府事務與集體行動(Government Affairs & Collective Action, GACA)
  • B型企業社群
    • B型企業在台灣
    • 共好夥伴
  • 案例文章
    • 文章列表
    • E-環境
    • S-社會
    • G-公司治理
  • 活動
    • 活動列表
    • 認識B型企業
    • 提升企業ESG
    • B社群活動
    • 外部演講
    • 分享
  • 聯絡我們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常見問題
  • 首頁
  • 為什麼要做ESG
    • 什麼是B型企業?
    • B型顧問培訓計畫
    • 永續第一步
    • ESG 影響力快評(QIA)
  • 成為B型企業
    • 潛力B加速器計畫
    • 認證流程與費用
    • B型企業認證新標準
      • 企業宗旨與利害關係人治理(PSG)
      • 公平職場(FW)
      • 正義、公平、多元與共融(JEDI)
      • 人權(Human Rights)
      • 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 環境管理與循環經濟(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 Circularity, ESC)
      • 政府事務與集體行動(Government Affairs & Collective Action, GACA)
  • B型企業社群
    • B型企業在台灣
    • 共好夥伴
  • 案例文章
    • 文章列表
    • E-環境
    • S-社會
    • G-公司治理
  • 活動
    • 活動列表
    • 認識B型企業
    • 提升企業ESG
    • B社群活動
    • 外部演講
    • 分享
  • 聯絡我們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常見問題
訂閱電子報
B型企業協會
  • 首頁
  • 為什麼要做ESG
    • 什麼是B型企業?
    • B型顧問培訓計畫
    • 永續第一步
    • ESG 影響力快評(QIA)
  • 成為B型企業
    • 潛力B加速器計畫
    • 認證流程與費用
    • B型企業認證新標準
      • 企業宗旨與利害關係人治理(PSG)
      • 公平職場(FW)
      • 正義、公平、多元與共融(JEDI)
      • 人權(Human Rights)
      • 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 環境管理與循環經濟(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 Circularity, ESC)
      • 政府事務與集體行動(Government Affairs & Collective Action, GACA)
  • B型企業社群
    • B型企業在台灣
    • 共好夥伴
  • 案例文章
    • 文章列表
    • E-環境
    • S-社會
    • G-公司治理
  • 活動
    • 活動列表
    • 認識B型企業
    • 提升企業ESG
    • B社群活動
    • 外部演講
    • 分享
  • 聯絡我們
    •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常見問題
訂閱電子報
B型企業協會
E-環境G-公司治理S-社會

提高供應鏈農場的氣候韌性,既增長農民收益,又大降碳排!

10 月 17, 20243 月 19, 2025

全球糧食生產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總量的21%~37%,不永續的農畜牧業使氣候日益惡劣,極端氣候與天災衝擊不止危及生物多樣性,據報告,到2030 年農業和食品公司的價值更可能會損失高達26%,約1,500 億美元的投資者損失。但有研究則說,有企業透過淨零和積極行動來加速轉型,則可從土地轉型帶來的 4.5 兆美元的機會中分得一杯羹。

照片來源:farmpep

 

美國B型企業Regrow是一家農業軟體服務商,共同創辦人及CEO沃爾科娃 (Anastasia Volkova) 說:「農業與氣候的關係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不永續的農業正在對氣候產生巨大衝擊,使農業陷入困境。我們的使命正是扭轉此一不永續的循環,為農業生態建立測量、報告和驗證(Measure, Report, Verification) 服務方案的開拓者,將農場的生態效益與客戶供應鏈的激勵措施相結合,最終讓農民獲得報酬,也使大規模且系統性的減碳成為可能!」

Regrow總募資達六千萬美金(約新台幣19億元),知名投資包含Salesforce創辦人,現為《時代》雜誌老闆的馬克· 奧夫(Marc Benioff)、及全球最大的氣候影響力投資,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Galvanize Climate Solutions投資。Regrow 更入選《時代雜誌》(Time)2023 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企業,及獲《Fast Company》農業領域排名第一的最具創新力公司。

照片來源:Reuters

 

Galvanize Climate Solutions創辦人湯姆·斯泰爾(Tom Steyer)說:「Regrow的沃爾科娃很年輕就體認到大規模單一工業化農業的挑戰,特別是她的國家烏克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和葵花籽生產國。Regrow用擴展的測量和監控整合科技,來量化和減少整個農場供應鏈的排放,幫助跨國農業巨頭如通用磨坊和家樂氏、拜耳、巴斯夫等管理其農場供應鏈範圍三的排放,實現其氣候目標;共監控​​全球四大洲12 億英畝土地的農業用地,相當於全球耕地的10% 以上。我們很自豪能投資並支持這家領先者,徹底改變了全球的糧食生產方式,並擁有一個更永續的未來。」

Regrow 的技術能使客戶之供應鏈中的農場,有效地實施激勵回饋方案來支持農民並促進農場的整體健康;不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更提高產量並改善土壤健康,預計將減少超過 598,000 噸二氧化碳當量,相當於 1,000 萬棵樹吸收的碳。

使用 Regrow 減少供應鏈範疇三排放的跨國企業包含擁有哈根達斯、綠巨人品牌的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品客品牌的家樂氏(Kellanova)、世界最大的鉀肥和第三大氮肥生產公司Nutrien、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的嘉吉(Cargill)、拜耳(Bayer)及巴斯夫(BASF)等。

Regrow 的數位儀表板,提供客戶供應鏈農場之關鍵永續和再生農業實踐的訊息,如覆蓋種植、減少耕作和減少化肥使用。 也評估了採用再生農法對溫室氣體 (GHG) 減排、碳封存、作物產量和排放因素的影響。照片來源:brproud

 

Regrow CEO 沃爾科娃進一步說明: 「能與供應鏈中的農民一起促成再生農業計畫之前,客戶需要可驗證的數據來為其決策背書,我們獨特的測量、報告和驗證(MRV) 服務方案則能讓農民易於使用,並讓客戶做出更具策略性和明智的決策。」

  • 整合眾多農場管理系統,使農民可輕鬆、安全地提交記錄,以量化其碳信用和其他生態系統成果。

  • 使用衛星影像和耕作資訊系統 (OpTIS) 繪製農業實踐地圖,如覆蓋作物和耕作驗證和補充記錄,無需手動檢查。

  • 向農民提供記錄和地圖,使其預估在土壤中儲存了多少碳,及調整農法可儲存多少碳。此能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廣泛土壤測試的需要,增加了市場體系的有效性,並使農民能更好地預測結果並做出相應的改變。

積極推動再生農業的通用磨坊則利用Regrow的耕作遙感探測技術系統 (OpTIS) 和脫氮分解 (DNDC)模型,來監測供應商農田推進再生農法的過程並評估成效。OpTIS是利用衛星影像來監測和驗證再生農業如休耕和覆蓋作物的作法,並將資訊輸入脫氮分解DNDC模型,對土壤中的養分循環建模,以預估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的變化情境。

Regrow 獨特的測量、報告和驗證(MRV) 服務方案設計。照片來源:Regrow

 

通用磨坊的永續發展和全球影響力主管瑪麗·梅倫德斯(Mary Melendez)說:「我們相信再生農業是實現氣候目標並創造積極的解方。隨著農民從傳統農法過渡到再生農業並展示改善土壤健康和碳固存等成果的過程,我們理解到量化環境效益相當關鍵,所以與Regrow的合作可使我們大規模追蹤進展,並讓我們的商業和整個農業供應鏈受益。」

嘉吉環境永續發展副總裁希瑟·坦西(Heather Tan sey)説: 「整體農業供應鏈的韌性對於我們無比重要。如果農民不成功,我們也不會成功。Regrow的設計易於與農民互動,使其過程透明且易輸入資訊,這就是我們與他們合作的關鍵。」

巴斯夫數位農業解決方案Xarvio全球負責人克萊欽(Kretschun)也表示:「因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執行,且基於科學、經過驗證的技術,因此選擇與Regrow的合作,是我們實現目標的重要一步,他們的技術能幫助我們整個價值鏈上的農民,在 2030 年之前將每噸農作物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 30%。」

 

 

 

 

 

Related Posts

從紐約小吃攤到全球35店,Luke’s 龍蝦堡把在地供應鏈變成品牌競爭力?

一家從紐約小店發展到全球35家直營店、營收近28億新台幣的龍蝦堡品牌Luke’s Lobster,日前獲通路商Whole Foods 投資,其使命是為世世代代守護沿海社區,且提供美味、永續來源的海鮮給消費者。從緬因州漁民手中直接收購龍蝦,不僅將利潤直接回饋給在地漁民,實踐了對在地供應鏈經濟;更確保了品質與可追溯性,以合理價格回饋給消費者。應對龍蝦產業缺工的困境,Luke’s Lobster發起了「一起上船」(Lift All Boats)導師學徒計畫,為年輕一代、移民及弱勢群體提供進入龍蝦漁業的機會。他們證明從提升美味龍蝦堡的永續產品力,到支持在地漁民與社區發展,這些行動正是品牌最強的競爭力!
B Lab Taiwan9 月 11, 20259 月 11, 2025

小企業也可以做的導師學徒計劃,打造雇主品牌、培育人才、一舉多得!

學徒制度不僅適用於大企業,小企業同樣能從中獲益,是最佳的小企業人才培訓策略之一!以美國B型企業 Two Octobers 為例,這家不到20人的數位行銷顧問公司成功打造出值得借鏡的學徒制度案例。他們將原有的內部訓練流程,發展成為期三年的正式學徒計劃,學徒在導師一對一與團隊協作下,不僅學習數位行銷專業,還能培養溝通、批判思考等職場核心技能。更同時打開了更多元的招募管道,協助弱勢族群進入產業並提升收入潛力,展現人才培育促進社會經濟流動的力量。對企業而言,學徒制度提升了員工參與感與歸屬感,也因學徒帶來的新觀點,創造額外商機與客戶價值。更有單親媽媽藉此計劃翻轉人生,收入成長三倍,充分顯示小企業推行學徒制度的多重效益。這不僅是人才培訓,更是企業成長與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
B Lab Taiwan8 月 27, 2025

接班難題這樣解!讓地球與員工當股東,小企業也能營收成長15倍?

面對全球企業主高齡化與「銀色海嘯」來襲,接班傳承已成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課題。台灣逾六成企業主年逾60歲,卻有高達94%缺乏接班計畫,顯示傳統傳承模式面臨嚴峻挑戰。B型企業Patagonia 創辦人 伊馮·喬納德(Yvon Chouinard)透過「使命信託」架構,保留他創立公司時的初衷,創新解決接班傳承問題,成就讓企業利潤投入環境保護的使命,亦讓企業擁有持續擁有使命感,比只強調利潤,更能吸引並驅動全體員工與合作夥伴的表現。 而員工認股制度(ESOP)也提供另一種接班傳承思維,B型企業如艾琳費雪(Eileen Fisher) 、新比利時啤酒(New Belgium Brewing)、亞瑟王麵粉及 Fireclay Tile等,透過讓員工持股,提升認同與參與,營收與留任率同步成長。這些模式突破傳統接班的框架,不侷限於「家族接班」或「企業出售」的選項,開啟價值共創與永續傳承的新可能!
B Lab Taiwan7 月 30, 20258 月 18, 2025

分類

近期文章

  • 從紐約小吃攤到全球35店,Luke’s 龍蝦堡把在地供應鏈變成品牌競爭力? 2025 年 9 月 11 日
  • 小企業也可以做的導師學徒計劃,打造雇主品牌、培育人才、一舉多得! 2025 年 8 月 27 日
  • 接班難題這樣解!讓地球與員工當股東,小企業也能營收成長15倍? 2025 年 7 月 30 日
  • 以「健康毛孩生活」企業使命驅動的寵物品牌,贏得員工認同與消費者信任! 2025 年 7 月 10 日
  • 新世代雇主品牌的祕訣 – 讓員工持股、工作度假,美國最大無酒精啤酒Athletic怎麼做? 2025 年 6 月 25 日

標籤

Allbirds (4) Beautycounter (3) B Together (5) B型企業 (10) B型顧問 (4) ESG商機 (7) ESG轉型 (8) Patagonia (4) 中小企業ESG (5) 企業使命 (5) 公司治理 (8) 公平貿易 (7) 再生能源 (4) 再生農業 (9) 剩食 (4) 升級回收 (12) 員工參與 (10) 員工照顧 (15) 員工訓練 (7) 員工認同 (14) 員工身心健康 (4) 員工體驗 (4) 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5) 嘉澎塑膠 (5) 國際ESG標準 (5) 在地經濟發展 (5) 客戶體驗 (4) 影響力投資 (7) 循環時尚 (5) 循環經濟 (13) 成真咖啡 (5) 氣候緊急狀態 (4) 氣候變遷 (3) 水資源 (8) 永續人才管理 (4) 永續供應鏈 (12) 永續時尚 (8) 減碳 (10) 王道銀行 (5) 社群迎新 (4) 綠藤生機 (10) 缺工 (6) 美科實業 (4) 雇主品牌 (5) 鮮乳坊 (6)

聯絡資訊

社團法人B型企業協會 B Lab Taiwan
電話:02-23250662
Email:b@blab.tw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265巷3號
            (Impact Hub Taipei)

倡議夥伴

徵才專區

B型企業協會 B Lab Taiwan

B型企業協會是B型實驗室(B Lab)全球夥伴的一員,致力推動使命與獲利平衡的影響力商業模式,用商業力量發揮對社會與環境正面的影響力,協助企業成為對世界最好(Best for the World)的企業。

連絡電話
(02)2325-0662

電子信箱
b@blab.tw

聯絡地址
台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二段213號2樓之1

B型企業協會電子報訂閱

B型企業協會電子報訂閱

BFG

Business計畫的理念是「企業可以發揮向善的力量」,以「加速台灣中小企業ESG轉型」為使命,亦即推動企業創造獲利、同時發揮正面的社會與環境影響力。

 

Copyright © 2025 | 社團法人B型企業協會 B Lab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on 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