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兩杯拿鐵的錢 人人都能參與友善環境、友善社會的影響力投資

市面上有許多鼓吹小資族用小錢買外幣、買指數型基金投資的建議,但再小的金額至少也都要千元以上,卻極可能買到的金融商品都不算是對社會、環境友善的投資。豐盛投資卻用兩杯拿鐵的錢,讓小資族也能參與影響力投資,他們怎麼做?
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以長期投入影響力投資的專家身份,針對散戶投資者調查,發現全球大型散戶的投資規模相當驚人,2020年底前預估約100兆美元,等於貝萊德公司管理資產的15倍。
調查更指出:愈來愈多人認為政府和非營利組織(NPO)無法解決這些挑戰,並且大多數人(55%)相信投資的回報和社會的收益是相關的,開始利用投資的行動來支持自己所關心的社會及環境議題等項目。
絕大多數(78%)表示目前正在進行影響力投資,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5%)預計在未來兩年內將組合中的影響力投資比重增加到6%~20%。
但有1/3的投資理財顧問表示,市場上仍需要更多針對散戶投資者需求,且能真正發揮影響力投資的創新金融投資產品及管道。
以下就列舉一些針對散戶投資者的成功案例,說明小錢也能進行影響力投資、改變世界。
專攻能源轉型及社會創新的豐盛投資
豐盛投資(Abundance Investment)是受英國金融行為監理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 FCA)所規範的債權型群眾影響力募資投資平台,主要的募集方以能源轉型或社會創新等相關的專案融資項目為主。2012年成立至今,共成功協助46個專案,總投資金額1.1億英鎊(約新台幣41.77億元),回報總金額達3,000萬英鎊(約新台幣11億)。
豐盛投資共同創辦人路易絲.威爾遜(Louise Wilson)任職瑞銀投資銀行(UBS Investment Bank)超過15年,曾擔任上市股票價格確認業務的負責人5年,而後晉升為歐洲股票市場負責人。
威爾遜與其辦團隊看到在英國建立能使散戶投資者進行影響力投資的好機會,不僅讓投資者獲得可觀回報,更為所那些促進公平永續的社會及環境的專案項目提供資本。
豐盛投資平台上的最低投資金額為5英鎊(約新台幣170元),約等於買兩杯拿鐵所需的錢。
威爾遜表示:「沒錯,一杯拿鐵的小錢不會一夜之間改變世界,但有人會因爲投資再生能源專案5英鎊後,成為他們個人思考節約能源,或選擇對環境更好的消費行為的開端。」
豐盛投資平台上能使小到從退休金領取者,大至地方市政當局等各種資產規模的民眾都能投資於再生能源、循環經濟及可負擔得起住房等的特定專案項目。
威爾遜最初以傳統機構投資者的思考邏輯出發,也就是在恐懼風險與獲利的貪心之間,試著達到一定的平衡。但她發覺在某個時間點後,與愈來愈多的投資界人士交流時,愈發意識到他們的動機與上述所提的關連性不大,而是與那些支持並傳遞有價值的事有關,並能在親朋好友間分享,因此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考量。
也因此豐盛投資徹底實踐「為善就是好獲利」(doing well by doing good)的商業模式,並將其落實在每個投資專案,達到散戶投資人所需要的穩健財務回報。
直白的投資知識是關鍵
豐盛投資平台易獲得散戶投資者青睞的原因,是其採取易於被理解的借貸(loan),就像買債券型基金;而不是傳統的股權(equity ownership)投資方式。
威爾遜解釋,從概念上講,買債券型基金對於大多數散戶投資者來說更容易解釋,投資期限可從1年至長達20年,不僅能滿足投資者對不同時間、期限所要求的回報需求,還推出存退休金的投資計劃;也讓投資者在其平台的二手市場以點對點方式、「轉售」給其他投資者等多元的投資選擇。
她更指出,過去只有主權基金或是機構投資人、家族辦公室等才能進行影響力投資,但每個使用豐盛投資平台的帳號,投資金額達1.5萬英鎊(約60萬台幣),在二手市場上的交易每月則達20萬英鎊(約700萬台幣),這說明了散戶投資者投入影響力投資,已成為唯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延伸閱讀:4大步驟實踐影響力投資 蓋岩讓300億家族資產獲利,還成為環境、社會永續發展資金)
小額投資人埋單,也與平台將專業融資直白解釋有關,符合其所訴求的廣大散戶投資者。畢竟,專業融資不是短時間就能瞭解的,透過豐盛平台的部落格,讓散戶投資者們能輕鬆獲得簡易明瞭的知識和成功的投資經驗
以下的圖顯示豐盛投資平台以白話文說明專案投資計劃-蘇格蘭的軌道海洋能公司(Orbital Marine Power Ltd)在奧克尼(Orkney)群島建置2MW潮汐能渦輪機進行潮汐能發電,電量在測試第一年就高達3GWh:30個月內每年固定提供12%的利息,並為債券持有人提供第一等級的擔保方案,利息與投資本金一起到期支付。
圖片來源/abundanceinvestment
《富比士》大讚豐盛投資平台以初始募集的800萬英鎊(約3億台幣)種子資金開始,至今募集總額超過1億英鎊(38億台幣),在豐盛投資平台所投入的每1英磅都會產生10倍以上的乘數效應,不僅讓能源轉型中所需的資金投入像是活水一般的流動,更使個人投資民主化和個性化邁出了一大步。
投資能源轉型需要你和我
除創新實驗的潮汐能,傳統的再生能源抽水蓄能(Pumped storage hydro),是兼具儲水與發電的再生能源系統,當用電需求低時,會把水從低處輸送到上層水庫(top reservoir);用電需求高時,則將上層蓄水庫的水釋放至下層(lower reservoir),利用水位落差能來推動渦輪機發電。
再以蘇格蘭尼斯湖等3個抽水蓄能電廠項目總儲存容量超過2GW(2000MW)的ILI集團為例,在豐盛平台上不到3周的時間就達到160萬英鎊(約60億台幣)。不但完成第二輪群募信用債券的融資目標,更宣布3年內每年提供10%的固定回報率,且可列入英國政府透過免稅政策鼓勵人民投資創新金融的儲蓄帳戶(Investment savings account, ISA)資格。
ILI 集團的CEO馬克.威爾遜(Mark Wilson)表示:「很高興再次獲得豐盛投資平台投資者的支持,隨著大眾愈來愈意識到氣候變遷的現實,許多的個人投資者已確切地意識到投資能源轉型不再是政府及財團的事,而是他們的事了。」
首創市政影響力專案融資
圖片來源/abundanceinvestment
豐盛投資平台首創的市政投資(Community Municipal Investments, CMI),使散戶投資者可直接投資地方議會(政府)的再生能源專案融資項目,不僅能以較低的風險獲得穩定的財務回報,同時更協助在地政府翻轉氣候緊急狀態。
首個成功進行CMI募資的是西伯克郡(West Berkshire),其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到碳中和。另一個則是目標成為英國第一個碳中和市鎮的沃靈頓市議會(Warrington Borough Council),也成功達成523個散戶投資者、共100萬英鎊的募資目標,平均每人投資1,912英鎊(約71,572台幣),為需要數百萬英鎊的太陽能和儲能專案提供資金。
豐盛投資平台的共同創辦人布魯斯.戴維斯(Bruce Davis)評論:「沃靈頓市在此次投資募集期間中受到肺炎疫情打擊特別嚴重,其綠色債券的成功,清楚地證明了該市鎮的綠色願景已激發了英國的一般投資人希望徹底實踐綠色新經濟,以避免再次發生世紀病毒大流行,而他們說到做到。」
在台灣,類似的綠能平台主要是太陽能發電廠投資平台,是業者先與台電簽訂15到20年的固定躉售電價契約,再分拆上架到平台上供一般投資者認購。(延伸閱讀:拿下第一張綠能售電執照 陽光伏特家要讓人人都可參與綠電經濟)
好處是雖然各平台的報酬率差異甚大,從先建後賣模式的4.25%,到先募資再建模式的8.95%都有,與低利率市場的其他商品相比可算是高報酬。一般大眾可依自身財力投資,並取得售電的分配權及售電收益,更算是能直接參與台灣的能源轉型。
然而,缺點是在現行法規之下,因不屬於金融投資,投資資訊揭露不受金融消費者保護法所規範,且無完整的退出合約機制,兩相比較下,台灣的投資者則需要承擔較大的風險,不可不小心謹慎。
天天都是發揮影響力的一天
鎖定千禧世代、主打有意識的消費主義(conscious consumerism)的美國線上投資平台—B型企業抱負投資(Aspiration),則推出兩種專用於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的投資,分別為紅木基金(Redwood fund)和紅木個人退休帳戶(Redwood IRA),投資多元包容性、公司治理道德規範和扭轉氣候變遷的企業。
獲得美國知名的個人理財雜誌《吉普林》(Kiplinger)評選為最佳績效;《快雜誌》(Fast Company)更報導抱負投資的獨特線上APP設計,讓購物習慣轉換成影響力得分(Impact Measurement Score),直接連結到投資使用者的日常消費行為,不僅提高使用者參與感,也能發揮小錢的力量,支持發揮社會與環境影響力的企業。
圖片來源/抱負投資(Aspiration)
台灣首家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上市公司與金融業者王道銀行首創的「影響力存款」專案,即日起至2021年11月30日止,給予存款人1年期年利率0.83%的專案定儲,只要開立「影響力專案定儲」,都可獲得年息0.83%的1年期定儲利率,新台幣1,000元即可起存。
此專案吸收的資金將會專款專用,僅提供給遭遇生活緊急狀況的經濟弱勢族群申請貸款之用;王道銀行目前與「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及「台灣婦女展業協會」兩個非營利組織合作,無論是其聘用的經濟弱勢員工以及輔導個案,王道銀行會提供最高新台幣10萬元、免申貸手續費且低貸款利率的影響力貸款專案。
王道銀行董事長駱怡君表示:「影響力存款不只讓存款客戶存錢並累積利息,更能讓經濟弱勢族群有機會獲得資金協助,讓他們更有能力去翻轉生活;我們希望運用金融中介的力量,串連起需要幫助者與想要助人者雙方,發揮銀行正向的影響力。」
無論是英國的能源轉型或社會創新永續債券投資、台灣的太陽能公民電廠、王道銀行的影響力存款等,都是金融市場開放及金融科技(FinTech)生態圈逐漸形成過程中的產物。
這些結合商業發揮共益影響力投資的實例,在在顯示平凡如你我的普通投資者,手中其實就握有一張改變世界的選票,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都有能力,讓再小的錢都能發揮影響力。
影響力商業模式小寶典
企業營運中,除追求股東利益,亦關心社區經營、環境友善、公司治理、員工照顧等利害關係者之利益,此為B型企業重視的影響力。在B型企業認證所採用的「商業影響力評估」中,商業影響力涵蓋營運(Operations)層面,及影響力商業模式(Impact Business Model)。所謂「影響力商業模式」,意指企業的產品/服務為特定利害關係者創造利益,且其為獲利來源。
以豐盛投資為例,在「客戶影響力」的「服務使命型企業」(Support for Purpose Driven Enterprises)方面得分高達26.9分。內容包括以其商業模式幫助那些使命型企業在財務或營運上的成功。得分內容簡述如下:
Q1:貴公司的影響力產品/服務為何?(選擇題,為界定影響力類別不計分)
- 產品或服務直接為使命型企業募集資金。
Q2:此類型產品/服務佔貴公司去年營收比例為何?(填空題;營收比例愈高,得分愈高,其得分22.6分。)
- 回答:87%
Q3:貴公司如何評估產品或服務產生的長期效果?(選擇題,得分1.07)
- 我們調查產品/服務為客戶創造的長期效益。
- 我們使用綜合的第三方資料,評估並比較產品/服務的影響力表現。
- 我們使用特定的方式追蹤產品/服務創造的長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