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生材料做羽絨服、環保製程減碳減水,永續時尚的品牌與供應商怎麼做?
全球時尚產業正面臨碳排放與資源浪費的雙重挑戰,企業該如何把握「減碳減水」的永續轉型商機?義大利B型企業 Save the Duck 以創新材質 Plumtech 打造人造羽絨,不僅成功取代傳統羽絨,更具備透氣、防水與快乾等機能性,讓消費者在追求時尚之餘也願意為永續理念買單。品牌更進一步推動單一材質設計,提升產品回收率,並從製造端導入再生能源、實施碳盤查,結合 ESG 教育體系,將永續思維全面融入企業營運。台灣B型企業光隆實業則以供應鏈角色推動循環時尚。早在2009年即導入國際Bluesign環保標準,長期投入水資源循環與能源效率管理,2023年回收水使用率已達54%。此外,積極研發100%再生纖維的樹酯棉與新型環保材料,為降低碳足跡提供實質解方。

時尚品牌離消費者想要的負責任有多近?
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不僅是SDGs永續目標的其中一項目標,更是品牌極力向消費者證明他們是負責任的企業,但如何能讓消費者識別自己就是值得信賴的品牌呢?而近年來不論成立數十年的時尚品牌或新興潮牌,為何都要以實際行動來證明B型企業是他們負責任的起點?

廢棄汽車及飛機座椅升級回收成時尚包,獲永續消費者買單!
為了因應2050全球淨零趨勢,發展低碳的產品及製造流程,甚至是升級回收商業模式,將成為企業致勝的成功關鍵。但什麼是升級回收?過程中,企業又要如何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新產品中使用可回收材料的比例,贏得消費者買單?

壓寶丹寧不敗!
時尚商業媒體BoF報導,丹寧時尚始祖Levi’s 表示:「傳統的牛仔褲製作可延伸20多個步驟的過程,使用大量的水資源(生產一條褲子的棉花要使用高達和1,000多種化學品,過程非常耗費人力。另,需要水來進行各種洗滌和染色。」而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製造一條牛仔褲大約需要用一公斤的棉花,平均用水8,506公升,足以讓人浴缸泡澡40次或淋浴122次。
但有一些丹寧時尚的製造商及品牌,想要試圖改變這一切。

你我衣櫃有寶藏?大賺循環商機來到!
能想像在時尚產業及實體服飾店在疫情影響的破產浪潮中,居然有一家企業利用你我衣櫃,一年就大賺超過100%,還引來全球奢侈品開雲集團(Kering Group)入股投資及背書?以團體衣櫃與波士頓諮詢公司針對其平台上的資料分享,預估全球二手物品市場價值約超過 300-400億美元,未來的五年市場規模將以 15% 至 20% 的複合年增長率 (CAGR) 每年成長。 市場擁護者是那些崇尚永續時尚,願意支持對地球永續發展的新世代消費者。


神奇!這公司幫助員工心理健康及戒癮治療 更用微信了解供應商的員工狀況
在許多企業大嘆苦於留人不易,創新的企業卻能創造出符合年輕世代的工作環境與組織氛圍,發揮創意瞭解問題所在並直擊痛點 ,並在過程中重視雙向溝通建立對話來打造組織的團隊向心力,留住員工的心及進而提高留任率。

Allbirds 的超前部署永續時尚大計
永續休閒時尚新創品牌也是B型企業的Allbirds最近動作頻頻,除了推動產品碳足跡標籤,更與全球大廠Adidas 合作 一起翻轉時尚產業,一起讓消費者穿無負擔低碳好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