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具減碳總動員!產品設計包裝減碳、再生料做玩偶,業務成長5倍!
全球玩具市場規模高達1,328 億美元,每年生產數十億件產品,涉及材料、化學品、生產能耗與供應鏈排放等的巨大挑戰,在各國監管趨嚴、消費者意識轉變下,這個產業正迎來大規模轉型契機!但哪些企業搶佔先機呢?美國B型企業百年品牌Radio Flyer 決心向永續轉型,進行產品生命週期評估 (LCA)分析、減重量減碳的設計、監控化學品使用等行動。而荷蘭B型企業Bon Ton Toys 則使用再生料製作毛絨玩偶,更只與獲得ICTI行為守則驗廠認證的供應鏈工廠合作,以確保玩具在安全和人道的條件下生產。這些行動不只滿足現今父母為孩子選購永續玩具的需求,使其業務成長,更引領玩具產業持續提升其長遠競爭力,為孩子與環境創造一個充滿歡樂與希望的永續未來!

歐洲最大飲品如何發揮採購的力量,保護溼地、賦權農民、與供應商合作創造共益獲利?
對ESG企業,採購不是一張訂單,而是改變採購社區及環境的好機會,因為這些採購終究的結果對企業的永續經營與否有極大的影響。但如何實踐,讓供應商夥伴明白且真心認同才是關鍵,英國B型企業純真飲料(Innocent drinks),就把採購這件事做的有趣又有意義,一起來看看他們怎麼做?

幫員工加薪、讓供應商的員工有潔淨水可喝、提高發言權、解決月經貧窮,這家企業利潤猛漲八倍!
小企業也能有永續ESG大改變嗎?一家家族企業成立70年後碰到了大危機,反省後希望改變,先從對內員工開始,依據實際生活工資加薪,員工有好的體驗,自然讓客戶也有好的服務體驗,這居然讓他們的獲利大幅度成長了八倍;接著連合作供應商的員工也照顧到了。他們甚至計劃讓全部的員工都通過碳素養訓練,因為小企業也要淨零排放,對地球好!
時尚業如何提高供應商勞工人權、打造循環再生供應鏈?
你的衣服不是你的衣服?一件衣服不再只講求外觀上的剪裁貼身保暖等美感及功能等,更因消費者、投資者都要求時尚品牌必須提高供應商的勞工人權權益、並降低對環境的衝擊而凸顯內在價值。B型企業艾琳費雪(Eileen Fisher)及Patagonia 用當責及透明的行動證明,做好永續供應鏈管理,不僅降低風險,讓人與環境都獲利,更使其品牌價值節節高昇!

超越公平貿易的飲品品牌Cafédirect,為當地農民社區及環境帶來福祉!
在公平貿易剛起來的年代,在1991年創立的英國B型企業Cafédirect 就直接與咖啡農合作社交易,他們的作法卻超越公平貿易,獲利一半直接投入於提升農民及其社區的建設,至今堅守使命,農民不僅取得合理收購價格,更協助他們獲取超越生活薪資以外的收入,合作社的農民代表出席董事會,針對任何利益的各樣挑戰發言,直接參與決策過程;更為氣候變遷下的農民提供各式訓練應對;執行社區植樹管理不僅有碳信用額度,也保障土壤健康及生態多樣性,這些供應鏈扶貧工作,更加上優質的產品力,讓消費者做出更好的消費選擇!

選擇一杯更好的鮮奶!共益供應夥伴關係,為台灣的乳品市場帶來更好的選擇!
一杯鮮奶如何能讓生產者的酪農獲得合理的報酬,且讓消費者喝的安心呢?鮮奶坊把供應的酪農當成合作夥伴,與其共同聯名品牌,除專業人員指導飼養方式、將淨利10%回饋給酪農優先使用於動物/員工福利等,也與供應夥伴建立「共同參與」模式,一起討論產銷平衡方針,協商中長期乳量、價格,共同將本土乳品的產品差異化做到位,強韌產業價值鏈。

如何打造減碳的牛奶及冰淇淋?
天氣炎熱,來點冰淇淋嗎?但冰淇淋原料牛奶卻是碳排大戶,大口享用就等於加速全球排放,該如何解決?全美知名冰淇淋及乳品的B型企業居然是餵食乳牛紅海藻、實施再生農法、利用廢棄物來節能!

壓寶丹寧不敗!
時尚商業媒體BoF報導,丹寧時尚始祖Levi’s 表示:「傳統的牛仔褲製作可延伸20多個步驟的過程,使用大量的水資源(生產一條褲子的棉花要使用高達和1,000多種化學品,過程非常耗費人力。另,需要水來進行各種洗滌和染色。」而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製造一條牛仔褲大約需要用一公斤的棉花,平均用水8,506公升,足以讓人浴缸泡澡40次或淋浴122次。
但有一些丹寧時尚的製造商及品牌,想要試圖改變這一切。

永續品牌力就是好獲利 促使時尚產業轉向B型企業
永續休閒時尚品牌Allbirds 的永續事務發展負責人中村花(Hana Kajimura)則表示:「在日益複雜和擁擠的永續發展聯盟和產品認證領域,B型企業的商業影響力評估就像是一站式購物;老實說,通過認證卻一個不太容易的過程。企業要甘心樂意且自發自願的,若企業真心認同並接受B型企業的檢視,才能在認證過程之中或之後,真正檢視其影響力,也才能『持續地』發揮影響力 ,並享受其所帶來的好處。」
「Allbirds的總得分沒有很高,而拿到認證後也不代表我們是完美的優等生;有一些面向做的不錯,但客戶影響力面向卻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維持B型企業的身份就等於告訴我們自己,「承諾」要去增進那些還可做的更好的面向。Allbirds的想法是,深入把一件事做好,比多個發展不深的計畫還要好。」

美麗 從供應的源頭開始(下)
世界展望會加拿大以「隱藏的美容成本」調查,公開這極不美麗的真相,揭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雲母來自印度的非法採礦,有超過22,000名兒童身處在危及健康和生命的場所中工作,更指出加拿大有數十億美元化妝品市場中有來自印度童工所開採的雲母。他們希望讓許多消費者知道購買的美妝品中通常含這些童工雲母;並向政府提出質疑,督促立法和研究切合實際的方法來解決。
2011年創立的潔淨美妝品牌 - 美國B型企業美麗響應(Beautycounter) 卻投入資源並深入了解其供應鏈,並與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凱拉西·塞塔亞提的兒童基金會(KSCF)合作。目的不是要消除雲母採礦業(,乃要促進該雲母產業進行結構的改革,以消除童工,強迫勞動和工資盜用的情況。預計2020年底,將成為第一個對雲母礦場進行實地審核的美容品牌,以確保完整的可追溯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