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利員工、超有感客戶體驗,保養品品牌護膚也護人!
當企業談論永續,不應只停留在環保包裝或碳排目標,英國B型企業 Medik8 展現了更全面且有感的做法。醫美護膚品牌 Medik8 讓利員工,積極促進員工參與與認同,透過混合辦公制度、彈性休假與心理健康支持,打造多元共融、重視傾聽的職場文化。更強化顧客體驗,不僅以科學實證的高效護膚產品深獲客戶買單;更推出「創造影響力」計畫,讓顧客在購物時參與公益,實現永續有感消費。品牌的營收增長與市場擴張,不只是展現在產品力,更透過服務與團隊文化連結客戶,共同創造社會影響力。Medik8的成長實例證明當員工與顧客都感受到真實的價值與意義,永續商業競爭力根植於每一天的選擇與行動。

從虧損到營收160億:農業公司CEO「對員工好」創造雙位數成長!
當你購買番茄時,或許很少會想到,那些採摘的工人,是否獲得了應有的待遇?全球農業因人力短缺、低薪資與惡劣的工作環境等問題,備受關注與批評。但北美最大的溫室農業公司之一美國B型企業 NatureSweet 卻靠著「對員工好」的人才策略,從虧損中翻身,五年間創造雙位數營收成長,年營業額達新台幣160億元。 CEO羅道夫.史匹曼強調,善待員工並非理想主義,而是實證有效的經營策略,提供高出業界40%的薪資、教育與健康福利,改善逾6,000名農工的生活,並獲得公平貿易認證。也積極推動如節水技術與保護生態棲地的行動。NatureSweet證明人與獲利的雙重成功確實可行!

全球知名折疊單車品牌,如何打造賦權員工的文化、並圈粉客戶?
一家折疊單車的製造商Brompton,被粉絲暱稱為小布,雖連20年有機成長約 20%,卻也受全球自行車產業疫情其間「自行車大賣」,之後庫存太高而導致銷售下降的挑戰;仍持續打造賦權員工的企業文化,除專業技能訓練外,開設平等、多元和包容及人權課程,培養更具包容性的團隊,也引入資金打造節能綠工廠及智慧減碳製造。全球更圈粉超過 300 個小布粉絲團,擁有超過 85 萬名成員,粉絲團每年合作輪流到各大城市舉辦Brompton友誼錦標賽,締造對人、環境都好、客戶也買單的價值!

超有使命「買一捐一」的眼鏡公司,如何讓員工滿意及消費者買單?
美國B型企業Warby Parker,使命是以(願景)視力、使命和風格來影響世界,他們瞭解若沒有快樂的員工,則無法帶來滿意客戶,因此打造一個是誠信領導、善待他人,更發展一個隨著公司高度成長,多元化、讓每個人都感受尊重和重視的團隊;且持續利用各種方式瞭解客戶需求,更以貼心的服務及性價比高的商品贏得消費者的買單,證明與員工、消費者共益的商模確實可行!

七步驟在工作中實施多元、公平和共融(DEI)!
國外研究發現企業擁有多元公平共融(DEI) 的文化會為帶來高度認同的員工及獲利,但台灣調查顯示許多企業僅61.5分低空飛過;企業要如何正確地看待DEI,打造讓新世代員工願意認同並留下的企業文化,最終能收穫更有創意且高效率的競爭力呢?

二代下決定砍掉公司營收40%,為何?
ESG轉型的路上,企業使命就是方向盤,但哪些面向也要一起跟上呢?一個小企業是否也能發揮與利害關係人共益的影響力而獲利呢?這家B型企業為了永續發展,做了個讓人大吃一驚的決定,居然要將公司營收砍掉40%?

加、減之間,B型企業怎麼帶領員工實踐環保生活?
永續ESG已成為趨勢,除了許多口號及要求,您的公司是否對讓員工對永續有感,感到霧煞煞,不知如何推動?現在就來看看B型企業「淨毒五郎 Chef Clean」、「美科實業」是如何從「加」、「減」日常營運中,帶領員工體驗環保的日常是輕鬆且有趣的?

最聰明員工認同,歡迎跟我這樣做!
一間是亞洲最大塑膠真空成型食品容器廠商,一間是成立英國專幫跨國企業打通供應鏈人權的公司,他們共同點都是工作者,無論這些人是飄洋過海來到新地方或是在本地,他們都希望這些工作者能安穩工作,與公司所承諾的ESG策略一起成長。他們如何能做到?

傳產如何靠B型企業成功ESG轉型,五年業績成長四倍、超過千萬訂單!
傳產是否能成功解決缺人才的問題且逆勢成長?台中傳產嘉澎塑膠以自身經歷說明:1. 轉型挑戰從最難的員工認同開始 2. 中小企業可以正確踏出ESG第一步!更分享透過「台灣中小企業 ESG策略」問卷調查,提供啟動ESG的初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