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B型企業?
在認識B型企業之前,你需要了解:什麼是ESG?
企業做ESG的好處
目前有多個國際ESG評估及揭露標準、各有側重點,B型企業的商業影響力評估(B Impact Assessment, BIA)標準的五大面向涵蓋 ESG 所有議題,全面健檢企業營運能力。透過系統化的評估、評比和提升機制,幫助企業增強 ESG 實力,實現全方位的永續發展。
如何掌握ESG商機?
中小企業大多數還不在國內外ESG法規要求或市場驅動的規範內,因此仍處於被動反應、觀望的態度。然,在台灣的B型企業社群已證明ESG商機,凸顯ESG的確是好投資,如:
中小企業大多數還不在國內外ESG法規要求或市場驅動的規範內,因此仍處於被動反應、觀望的態度。然,在台灣的B型企業社群已證明ESG商機,凸顯ESG的確是好投資,如:
什麼是B型企業?
B型企業就是ESG——B型企業的”B”,是與所有利害關係人共益 (Benefit for all stakeholders)的意思。
2006年設立於美國費城的非營利組織 – B型實驗室(B Lab®),使命是「使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 (People using 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 ™)」,推動B型企業認證及維護管理「商業影響力評估 (B Impact Assessment, BIA)」的國際永續ESG標準;其願景是使人類的商業活動達到包容 (inclusive)、公平 (equitable) 和生生不息 (regenerative) 經濟體。
B型企業的B,是與所有利害關係人共益 (Benefit for all stakeholders)的意思。
2006年設立於美國費城的非營利組織 – B型實驗室(B Lab®),使命是「使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 (People using business as a force for good ™)」,推動B型企業認證及維護管理「商業影響力評估 (B Impact Assessment, BIA)」的國際永續ESG標準;其願景是使人類的商業活動達到包容 (inclusive)、公平 (equitable) 和生生不息 (regenerative) 經濟體。
成為B型企業就是做好ESG
成為B型企業就是做好ESG,因BIA涵蓋了環境友善(E)、客戶關係(S)、員工照顧(S)、社區扶植與供應鏈管理(S)、公司治理(G)等面向,並依公司所在市場、產業類別及員工人數規模,進行客製量化評比,具體提升企業的ESG績效。
透過B型企業做ESG,對企業的好處是加入引領全球永續趨勢的領袖社群、守護企業使命、吸引優秀人才、強化品牌差異化的聲量、降低資金成本、與標竿企業評比及優化營運等。
評估的總分約為200分,企業必須拿到80分以上才能獲得國際B型企業認證。為了確保認證可信度,每三年都必須重新審查。B型實驗室每年還會隨機挑選10%公司至現場訪查。另,企業更會被要求簽署相互依存宣言、揭露文件,要求企業日後若碰到重大事件(如罰款、制裁、重大訴訟等)都必須公開,一切透明至上,否則很有可能進入觀察期或取消認證。
全球影響力
目前全球的B型企業有超過9,500家企業,共雇用超過92萬名員工,他們都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不只要成為「世界最好 (Best In the World)」的企業,更成為「對世界最好 (Best FOR the World)」的企業,其影響力涵蓋全球。
於2019年發起「2030年淨零碳排放(Net Zero 2030)」倡議,比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提早20年,另,台灣的B型企業綠藤生機、艾瑪絲及茶籽堂也加入2021年由全球超過60個品牌發起的「B型企業美妝產業聯盟(B Corp Beauty Coalition)」。
商業影響力評估
國際永續標準與BIA的異同點
目前全球上有許多國際永續標準,但在範圍、目的及用途上有所差異,BIA完善補充了許多標準,滿足企業全面評估的需求。
永續報告框架/標準 | BIA | TCFD | SASB? | CDP | GRI? | DJSI? |
涵蓋範圍 | 全面性 | 氣候相關財務 | 行業特定的財務重大指標 | 環境 | 全面性 | 全面性 |
目的 | 評估 | 揭露 | 揭露 | 揭露 | 揭露、報告 | 評估 |
用途 | 永續管理/認證 | 掌握組織重大風險 | 與投資人溝通 | 管理環境風險 | 永續報告書框架 | 永續指數 |
GRI(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報告框架協助組織了解並傳達其對氣候變化、人權和盡職調查等問題的衝擊。GRI
和 BIA 均可用於永續發展報告,並滿足第三方標準的法定報告要求。
與 GRI 不同,BIA
不僅為公司提供報告框架,更提供對公司績效的全面評估。
另,BIA
側重於公司的積極影響,包括公司的全面標準化、綜合性指標和指引,以完善 GRI 報告框架的開放式架構,為 GRI 報告收集的資訊可用於幫助完成
BIA,反之亦然,相互的契合度相當大。
SASB(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SASB
致力於製定和傳播永續發展會計標準,供上市公司在揭露重大永續發展議題,以利投資者和公眾溝通。SASB
指標取決於該指標對公司財務估值的重要性,而BIA 是獨立於市場反應的公司社會和環境績效的綜合衡量標準。
除揭露之外,BIA更可完善SASB。隨著大公司的興趣日益濃厚,
B型實驗室成立跨國和公共市場諮詢委員會,其中包括 SASB 的代表。
DJSI(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
DJSI永續發展指數為永續發展因素納入投資組合的投資者提供資訊,並為希望採用永續最佳實踐的公司提供了有效的參與平台。
與 SASB 相似,DJSI 也是關注上市公司的財務業績的指標。 DJSI 與
BIA都提供績效評估,但DJSI不提供透明的報告框架。
而BIA則可為所有規模的公司提供透明的評估和報告機制來完善DJSI。
國際知名品牌都是B
全球的B型企業就是ESG標竿企業。
一雙時尚又環保的小白鞋
法國設計、巴西製造的 Veja 小白鞋讓忠實粉絲明白,腳底下穿的,也可改變時尚產業對環境及社會所造成的衝擊。至今, Veja 已購買了200噸野生橡膠,保護12萬公頃(相當於4,600個大安森林公園)的亞馬遜雨林。
美妝品牌 都是B
L’OCCITANE、Aesop、Aveda、Elemis、綠藤生機、艾瑪絲…這些熟知的美妝品牌有什麼共通點?答案是它們都成為了B型企業(B Corp),為什麼品牌又致力獲得這個認證?B代表了Benefit,也就是企業重視「共益」,不只要創造收益,更要關心環境、社會與員工。
奢侈品品牌也做ESG
高端精品 Chloé 成為B型企業,向多方利害關係人證明自己是「對世界最好的公司」,這也是全球的主流企業希望認證成為B型企業的一大主因。
全球食品龍頭朝淨零排放目標前進
全球食品業龍頭達能集團 (Groupe Danone) 旗下有優格、奶粉、依雲(Evian) 和富維克 (Volvic) 礦泉水,年營收數百億歐元,將於2050年實現企業價值鏈的淨零碳排。 更帶動上市櫃公司,成為推動B型企業價值的產業推動領袖。
踏出第一步
心動了嗎?一起看看中小企業主的ESG轉型:
台灣幼兒教育創新的領先者
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創辦人
「透過參加『潛力B加速器』,一路學習B型企業如何發揮商業的影響力,像是員工參與和滿意度調查、工作生活平衡計畫(家庭、身心健康)、更在徵才頁面中加入我們對多元、公平和包容的承諾;從重大供應商列出品質管理重點,開始和供應商溝通B型企業理念,讓供應商與我們一起ESG!」
台灣鞋業製造業,創新二代
馳綠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
「加入『潛力B加速器』,讓馳綠國際認識B型企業認證才是在做全盤的ESG,更加速永續轉型,找到團隊共識及未來依循的方向,成為B型企業絕對值得嘗試!」
台灣最大印花文創品牌
印花樂共同創辦人
「透過『潛力B加速器』,讓我們在員工照顧、公司治理的ESG面向改善營運作法有了明顯的進步,也代表我們已成為一間更重視人才、經營管理更可靠的公司。B型企業真的可以提供像我們一樣的中小企業非常多的幫助!」
台灣紡織貿易商,創新二代
優織隆執行副總
「參與『潛力B加速器』,優織隆快速對接B型企業五大面向,也讓我們了解自身的商業影響力,並更有效率的執行ESG以接軌國際標準。」
B型顧問-企業永續ESG顧問
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永續ESG浪潮,扮演企業醫生的顧問如何協助企業啟動ESG轉型? 各領域、各部門都與永續連結,企業顧問本身更需要全方面的瞭解,使永續ESG在企業中生根發芽!
若您是專業企管顧問、永續發展諮詢業者、企業內部CSR/ESG人員、有意拓展永續商機之商管顧問研究及教學永續之學術人員,歡迎一起來參與「B型顧問培訓計畫」!
簡碧慧
Angela
享二
執行總監
企業策略顧問
企業內訓
環境管理、碳盤查
演講、外訓
邱世寬
大智澈見
共同創辦人
商業模式永續轉型
多元、公平與包容 (DEI)
認證(如ISO)輔導
陳姝娟
Amy
CBC博策管理顧問
總經理
企業策略顧問
人力資源管理
永續供應鏈管理
SROI (IMM, 影響力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