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減之間,B型企業怎麼帶領員工實踐環保生活?
永續ESG已成為趨勢,除了許多口號及要求,您的公司是否對讓員工對永續有感,感到霧煞煞,不知如何推動?現在就來看看B型企業「淨毒五郎 Chef Clean」、「美科實業」是如何從「加」、「減」日常營運中,帶領員工體驗環保的日常是輕鬆且有趣的?

2022年ESG策略問卷調查:台灣中小企業與ESG商機的距離
B型企業協會與CSR@天下聯手推出「2022 台灣中小企業ESG策略問卷調查」,為中小企業ESG現況與挑戰提供初步樣貌與方向。調查發現,中小企業普遍認同ESG有助於掌握商機,但實質投入仍偏少數,目前主要動機以提高品牌形象為主;認為做ESG最大的挑戰在於成本增加,已採取相關策略與行動者只有1/4。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尚未真正將ESG視為投資、新商機來源,因此仍裹足不前。

教你怎麼選擇人見人愛的影響力禮物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第12項是「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即品牌對消費者之間的良性互動與溝通,讓品牌能做世界最好的產品,而消費者能明白如何買的對、買的好!因此讓每一次的消費選擇,不僅對自身好,更支持有理念的好品牌持續走在「對世界最好的」路上。

從會計師事務所、工業塑膠管傳產、網紅咖啡店、純淨保養品牌、動物福利鮮奶到亞洲最大食品包裝廠,為何都要掌握「ESG商機」?
2022年12月2日,台灣B型企業社群迎來年度最大盛事「ESG領袖 影響力峰會」,共有10家B型企業,輪番上場分享從員工、客戶體驗到供應鏈的新合作關係。以引領全球企業ESG轉型的B型企業理念為主軸—如何透過共益利害關係人,掌握ESG圈粉獲利商業模式,現場進行專題分享及企業主座談討論,啟發亟欲ESG轉型的中小企業主思考可能的機會與行動

透明、再生供應鏈如何做?
如何把供應商當合作夥伴,從關心生產地當地的社會福祉及環境保護,到產品開發、供應商員工安全、合作倡議,都納入企業永續ESG的策略行動呢?從專注研發頭皮養護髮品的美科實業,到跨國的美妝巨頭大自然(Natura&Co)集團,都怎麼做?

讓生產者獲利的共益供應價值鏈
從日常品嚐的巧克力、到擦在臉上身體上的天然精油保養品,關鍵字是「在地」,讓當地社區獲利,使在地種植的可可豆、香草,透過公平貿易合約或契作等,提高收購價,並成為為高價值的商品,獲利再回饋給當地社區建立學校及基礎建設如水井等,如此讓生產者獲利的共益供應價值鏈才能循環永續不斷鏈!

透明的供應採購鏈,讓客戶買單!
消費者與供應鏈有什麼關係?企業一定要知道的關鍵字就是透明,因為新世代的永續消費者希望看到有勞工安全、食材安全的透明供應鏈,因為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自我價值實踐,那究竟如何做才能確保供應採購是透明呢?

對員工教育的投資 就是提升客戶體驗,更助益未來企業成長!
面對缺工營運挑戰,其中會計顧問服務業者更是全力留才、攬才,但優質且認同感高的員工則需在員工在職的每一階段都深刻感受到公司尊重、賦能授權且積極培養,如此做才能確保優質的客戶體驗。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更現身說法,以全方位適才教育訓練實踐雇主品牌,更向同業喊話說,ESG及永續會計是比傳統財務報表審計更大的商機,因此需要準備妥當,才能確保成長。

缺工?企業如何向新世代招手成功、更讓業績變好?
缺工、大離職潮對企業經營造成大危機,但也有企業把危機當轉機,從新進員工招募,到在企業的全職涯階段性成長,設計讓年輕人才值得留下來的ESG企業,更讓客戶買單!

一週工作四天好嗎?B型企業如何做?
一週工作四天可行嗎?企業如何看待這將到的趨勢?又將如何劃對重點呢?ESG時代下的企業面對年輕工作世代尋找有意義的工作,又將如何以更靈活的彈性工作時間管理來形塑一個能支持員工發展自我價值與責任感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