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會ESG的金融品牌,使人與環境都獲利!
能源轉型成功、扭轉氣候緊急狀態,除綠能開發技術及建置、企業淨零行動之外,這當中更需金融投資。不只規模1.4兆美元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減碼石化,而投入再生能源建置上;就連散戶的千禧世代都在夯ESG投資,證明想要參與透過投資改變世界是全民運動!


企業CSR玩真的 找對夥伴 共創多贏!
企業CSR被視為企業做好事,但做好事,哪些才是讓各方利害關係人都獲利,哪些為「做好事」的關鍵考量點呢?而那些創新使命服務型企業,又該如何站在企業CSR客戶的角度來提案,既能發揮本業專長,又能幫助客戶、更能幫助到終端客戶群呢?

Nespresso 成為認證B型企業 享受一杯香醇又ESG的咖啡, 使人與環境都受益!
一杯咖啡開啟你我生活已是日常,但你是否有想過咖啡除了好喝,是否也能造福人與環境呢?雀巢(Nestlé)集團旗下的Nespresso咖啡品牌,則已於2022年4月正式成為認證的B型企業,並加入120 多家全球咖啡產業的的B型企業社群;他們則謙卑地承認B型企業認證,只是其持續改進的手段,而目標是開始踏上成為「對世界最好」的旅程!他們如何能做到?

與客戶、夥伴共創利益的英國第五大再生能源供應商章魚集團
能想像買賣再生能源,就能享有與網購一般地便利服務嗎?最近太陽高照用太陽光電、未來會刮東北風則預約風電、雨季過後來用水電...這樣的情境,不僅一般消費者想使用,更多台灣的中小企業更殷勤盼望著。這其實就是「能源轉型」的成功畫面,今天有許多創新的ESG企業,加緊腳步轉向再生能源普及,過程中已證明在贏得環境、照顧弱勢的同時,更讓客戶買單的服務商模確實可行!

循環升級煉金術!
廢棄電器和電子設備回收論壇(WEEE)報告指出,100萬支手機中含有24公斤的黃金!若是產品用了丟,實在不是一件聰明的企業會打的算盤,所以就連iphone都開始租賃訂閱模式了。更甚,歐洲議會同意電子產品全統一改為 USB Type-C 標準以減少垃圾!而那些看準創新技術及循環商機的ESG企業,不僅以回收材料製作商品、利用回收自家商品以深度圈粉的商模持續圈粉,手機品牌2020年營收大幅成長了87%並實現獲利2百萬歐元;而更有清潔用品品牌更與開展業務的第二年,收益增長了 400% 以上,他們究竟如何能做到?

是什麼1%的承諾,讓品牌與消費者都買單?
3月29日舉辦的B型企業社群活動BTogether,有三十多位夥伴及希望學習ESG的中小企業主,一起來聆聽台灣B型企業綠藤生機創辦人鄭涵睿及博仲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譚璧德分享 - 加入捐1%的初心想法、實際操作及好處。
剩食不剩、環保食具外送,好食在的循環獲利進行式
讓即要廢棄的食材循環重生,不僅能創造驚人業績及價值,也贏得顧客買單。丹麥B型企業 - 好到丟不了(Too Good To Go,TGTG) 是全球規模最大、解決剩食的App軟體及台灣青瓢,為一次型容器提供租賃服務,使垃圾的總源頭減量,用實際的行動證明好食在的循環ESG獲利進行式確實可行!

設計循環就是一門好生意!
有別於傳統線性經濟,循環商業模式能有效地使用資源以減少對環境的衝擊、營運浪費的種種好處。其中,採用產品設計回收行銷機制策略:由企業重新設計產品及製造流程,最大程度地提高新產品中使用可回收材料的比例。如荷蘭手機品牌 Fairphone 、及台灣的金元福包裝企業及澳洲BioP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