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城市最好」企業選拔 這5家公司獲獎
柯文哲表示,以前企業唯一的目標是獲利,但慢慢知道也應考慮企業的社會影響力。首先,員工要照顧好,再來是環境,不能說企業賺錢但外面都是汙染,最後是社區營造要做得好,不能是企業賺錢,外面卻都是企業的敵人。他說,這項活動共超過1000多人、57家企業參加,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能思考,如何帶給社會好的影響力。

與 Lucky Iron Fish 執行長 Gavin 的早晨對話
Lucky Iron Fish 致力於透過小鐵魚,來改善柬埔寨、印度等嚴重的缺鐵問題,低廉的價錢加上簡單的使用方法,從2012年至今累積銷售出17萬5000隻,更於2014年獲得型企業認證。

亞洲第一場城市挑戰賽結果出爐 -五家企業獲選「對台北最好企業」
Best for Taipei得獎者合影_左一社區獎得主鮮乳坊共同創辦人龔建嘉、前國策顧問黃國俊、社區獎與最高榮譽獎得主繭裹子共同創辦人蔡宜穎、台北市產發局局長林崇傑、王道銀行副董事長駱怡君、環境獎與最高榮譽獎得主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廖怡雯、柯文哲市長、國策顧問張富美、B型企業協會理事長連庭凱、員工獎得主威立顧問總監唐嘉蔚、環境獎與員工獎得主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亞洲第一場「對城市最好」系列活動 -「Best for Taipei對台北最好企業挑戰賽」歷經一年競賽成果出爐,今(4)日舉行頒獎暨慶祝會,臺北市市長柯文哲親自出席鼓勵企業與城市共好、共榮。

全球食品龍頭達能Danone,為何要成為B型企業?
有聽過、買過 evian 依雲瓶裝礦泉水嗎?或是吃過達能(Danone)優格呢?市值250億歐元的達能(Danone)集團,旗下北美達能(Danone North America)甫於四月中成功通過B型企業認證,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上市B型企業。

How to Invest – and Exit – With Impact and Return
擁有9800萬美金投資基金的 Renewal Funds,為北美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近年來,專注於尋找對永續經濟很關鍵但缺乏投資、致力於生產有機等的綠色食品,以及社會、環境創新等的領域。他們的公司使命之一,就是要證明做好事也能有好的利益。



向世界級企業看齊:創新商業模式的魔法效益
擁有 M&M'S U.S.A.和 Dove Chocolate 等國際品牌的 Mars, Incorporated ,與世界各地的非政府組織(NGOs)合作,這些NGO與當地可可小農合作,協助改善他們的生產流程、保證高價收購,堅持只使用有認證的可可豆;知名新創 Airbnb 則發起一個社會行動,提供難民和救援人員免費的住宿資源。

CFO 請注意:新時代企業金融的到來 – 正向ESG*表現將為企業節省資金取得成本
全球最大乳品龍頭法國達能集團(Groupe Danone) 成為財富 500 強中第一個 B型企業,此舉措協助他們與 12 家國際銀行團順利展開 20 億美金的聯貸案,其利率及保證金將直接與達能集團的 ESG績效連動。

全球第一家B型企業認證的銀行 副董驅邪 員工放感心假
機器人理財、用App 發紅包、全球首家B Corp認證的銀行,剛滿一歲的王道銀行話題不斷,背後推手正是二代接班人駱怡君。她如何顛覆傳統,讓王道在飽和市場中殺出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