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意設計經濟大咖Kickstarter的員工信任危機! 超前部署 賦權員工領導力
面臨全球疫情,霎時許多公司被迫實施在家工作,視訊軟體或硬體架構或分配人力佔據討論版。運用工具應急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得到員工信任,因為就算老闆不在同一地點工作,也不用擔心工作沒效率。引領全球創意設計經濟大爆發的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居然碰到員工信任危機!員工企圖組織工會,管理層從反對到開放投票,過程中更被許多創意設計界撻伐,這一路他們學到什麼?

企業CEO想領獎金?先做到減碳
37%的S&P 500企業高管薪酬與CSR績效掛鉤,找不到再生塑膠原料做包裝瓶會失去20%紅利,愈來愈多企業讓薪酬制度與永續發展目標結合,成為引領責任治理的新風潮。

不到200個員工的淨七代,如何啟動100個美國城市的淨宣言?
想拿獎金,得讓100個美國城市,承諾在2050年以前,100%使用再生、乾淨的能源。只有200個員工的小公司,怎麼達成這個目標?

一起行動吧!邀請企業宣告 為氣候改變
因為新冠肺炎,許多國家陸續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其實,全世界的氣候,已經進入了緊急狀態。
在2019年1月於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為地球發生的年輕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Greta)曾說:「我希望大家表現得好像我們的房子著火了。」

衛報為什麼成為B 型企業? 客戶影響力讓他們「不再只談論,而是行動」!
英國《衛報》媒體集團身為全球媒體龍頭,擁有絕佳的發聲平台,與不可小覷的客戶影響力。身為讀者的我們對新聞媒體的期待就彷彿一個強而有力的篩子,可以啟發並餵養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並行動。即便在數位時代的今天,或許更多來自過去風浪的累積經驗及客觀中立觀點的能力,使200歲的衛報能深深貼近讀者的需求及發揮與時俱進的影響力。

AI保險公司Lemonade的社會回饋計畫 如何讓詐保跟詐騙慈善機構劃上等號?
2017年夏天一名20多歲的洛杉磯男子描述了他的相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被盜的,並將影片交給了他的保險公司「檸檬汁」(Lemonade),在兩天內就獲得了677美金的索賠額。 三個月後,這人穿著牛仔褲和T恤用了不同的姓名電郵和電話號碼,要求賠償被盜的5,000美元相機。 但這次「檸檬汁」AI運算卻標記為可疑。第三次此人嘗試,再次被AI挫敗。

台灣加入超過500家B型企業承諾2030年達到淨零排放 領先巴黎氣候協定20年 為全球最大的共同企業氣候行動
【2019年12月12日,台北訊】隨著聯合國第25次締約方大會(COP 25)於西班牙馬德里舉辦,全球有超過500家B型企業公開承諾到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Net Zero),加速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溫度增幅控制在1.5度C內的行動,要比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設定2050年目標更提前20年。

天然的尚好 – 再生能源賦予員工價值、造福社區,更實踐創新企業永續轉型
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設備價格下降了75%,加上美國聯邦政府的激勵措施包括30%的稅收抵免和加速的折舊,太陽能產業已在市場上呈現爆炸式增長。據REN21研究機構公布全球的太陽光電發電占55% (達100GW,成長率25%),而台灣的再生能源政策也鼓勵一般民眾在自家的屋頂裝設太陽能板,並將所生產的電以再生能源電能躉購費率賣回台電獲電費補助。在此發展下,從事於再生能源產業除投身於對環境保護外,他們如何實踐三重基線(人、環境、獲利),全面走在永續營運的路上。

老屋新生、利他房仲讓安居樂業變簡單了 (下)
當談到如何解決全球性問題時,大多數人都不會認為一家房地產公司能有什麼貢獻,但這家所推出的案子卻從一開始就把房地產當作是經濟發展與復興城市的好工具,幫助許多中小企業增長並社區發展。

首個轉型B型企業的媒體 衛報承諾2030零碳排
衛報集團10月16日宣布,邁向B型企業轉型之路,意味它將成為第一個得到B型企業國際認證的新聞機構。台灣活水社企創投創辦人陳一強指出,媒體的存在原就是為了共創社會價值,產生正向影響力,所有媒體都應該是B型企業:對環境好、對社會好、對員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