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吃過負碳排的冰淇淋,選用有碳標籤的茶葉嗎?
一年年夏天熱浪不斷,許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都告訴我們地球生病了,減碳不僅是每個人的事,更是企業抓住ESG商機的好契機;於是從企業減碳、到個人綠化消費,已不再遙遠,所以就連吃個冰淇淋、喝個有機茶品都可以救地球嗎?

小花店捐款三千萬、小禮品商採購二千萬社會影響力禮物,使弱勢社區受惠!
一家小鮮花電商、及禮品電商能什麼作為?在做生意的同時,更為本地的弱勢社區及人群創造教育及就業機會,分別締造了捐款達三千萬台幣、及採購達二千萬台幣的正向影響力,到底他們用了哪些有使命及創新的作法,使社區與客戶都獲利?!

抓住ESG環境服務商機,幫大自然圈粉!
人只是環境與能源的使用者,而不是擁有者,因此無論是能源轉型,或環境保育,都是讓環境變得更好的起點!就有兩家企業既用環境商模核心,來幫助企業,更助益終端用戶,幫大自然圈粉!

傳產如何靠B型企業成功ESG轉型,五年業績成長四倍、超過千萬訂單!
傳產是否能成功解決缺人才的問題且逆勢成長?台中傳產嘉澎塑膠以自身經歷說明:1. 轉型挑戰從最難的員工認同開始 2. 中小企業可以正確踏出ESG第一步!更分享透過「台灣中小企業 ESG策略」問卷調查,提供啟動ESG的初步方向。

不止碳市場,為何環境市場更夯?
身處海洋環繞台灣的你我,不能不知道「藍碳」等的環境市場!澳洲B型企業 Green Collar 是澳洲第一大環境專案開發企業,為環境市場投資者、更是自然資源管理和保護者,開發的環境專案更兼顧了獲利與環境,執行 100 多個碳農業專案,共擁有 6,200 萬個澳洲碳信用單位(ACCU)的合約,管理約高達8億澳幣 (約165億新台幣) 價值的資產,成為澳洲最大的碳權交易供應商!且獲國際投資機構KKR全球影響力基金(KKR Global Impact Fund)入主為大股東,並於2021年再度吸引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之一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教師退休基金目光,買下高達33%股權。


長期回饋社會 信任讓生意越來越好
律師事務所一般都是重門深鎖的印象;但這一間開著大門,讓員工放心帶小孩、寵物來上班、更使用再生能源、熱愛環境的律師事務所。從2002年取得台灣法務部核准,成為台灣第一家由台灣和外國律師合夥成立之法律事務所 - 博仲法律事務所,一路走來都堅信「與利益相關者共益」(benefit all stakeholders)的永續經營模式,並於2017年成為B型企業。
除了提供客戶具競爭力、符合道德原則且有效的法律服務之外;更降低因商務活動對環境的衝擊如達成碳中和及2020碳足跡報告等、促進員工開放成長環境及文化,及協助其所發展的社區。

只要兩杯拿鐵的錢 人人都能參與友善環境、友善社會的影響力投資
許多鼓吹都說用小錢能拿來進行外幣、買指數型基金投資,再小金額的錢至少也要千元以上,但極有可能買的基金等商品都不能算是對社會及環境友善都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