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

影響力主題:

氣候行動

(Climate Action)

在BImpact 標準中的氣候行動影響力主題,企業需制定具體的行動計畫,以支持將全球暖化限制在 1.5°C 以內。規模較大的企業則需納入溫室氣體(GHG)排放數據經科學驗證的減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

為何重要?

2024年已確認為歷史上最熱的一年,氣候危機的衝擊只會愈加劇烈與難以預測,使得乾旱、颶風與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更加頻繁與嚴重。

儘管全球意識與承諾日益增長,目前各國政府減碳的承諾遠不足以遏止升溫。據最新科學數據,若以 2019 年為基準,全球目前只朝向到 2030 年減排 2.6% 的方向前進,與將升溫控制在 1.5°C 所需的 43% 減排目標相去甚遠。

氣候危機、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福祉三者密不可分。如果氣候變遷導致地球環境失控與社會不穩,無人能真正安居樂業。因此,企業有責任、也有必要主動應對氣候危機及其帶來的影響,這不只是道德責任,更是企業的生存與競爭力關鍵。

企業為何要重視?

企業的氣候行動確實看見部分減排成效,但與政府層級的努力類似,現階段企業的行動在「規模」與「影響力」上仍遠遠不足。

此主題的要求希望加速企業在這方面的具體成果而設計,使其能有意義地貢獻:

  • 將全球暖化控制在 1.5°C 以內
  • 實現 2050 年全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重要改變?

在過去十年,衡量溫室氣體(GHG)排放並不是每間企業的優先事項。然而,全球各地針對大型企業進行碳排放量測與揭露的法規壓力日益增加,讓這項議題逐漸受到重視。

儘管揭露 GHG 排放是邁向透明的關鍵一步,企業在環境主張上的準確性也越來越受到外界審視,特別是與減碳相關的說法。如,歐盟《綠色主張指令》(Green Claims Directive) 現在要求企業的環境聲明必須有科學依據作為支持。

為扭轉氣候危機,B Impact 標準要求大型企業需針對其範疇一、二、三排放(Scope 1、2、3)按照「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來設定。

為確保目標的可信度與主張的準確性,企業必須由認證的第三方機構驗證其GHG排放清單,並由「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或其他獨立第三方審查其減碳目標的有效性。

→延伸閱讀:固碳、保水、減化肥 達能土壤健康計畫,讓蜂蜜農閒期也有得吃,就減了11.9萬頓碳

圖片來源:Mungkhood Studios

應對氣候變遷不只是環境責任,更已成為企業營運的重要策略。

不過,對中小企業來說,量測 GHG 排放通常需要大量資源。若未有準確、經驗證的排放資料卻貿然設目標,也可能面臨「漂綠」風險。

因此,對中小企業的要求聚焦於實際行動,需制定具體且可衡量的氣候行動計畫,即便不依賴 GHG 數據,也要能展現對《巴黎協定》目標的承諾。重點在於:企業需展現真實、具體的行動與追蹤進展,而非擁有完美的排放數據。重點可著眼於以下領域:

  • 商務旅行:制定「負責任出差政策」,並追蹤飛行次數的減少
  • 採購的商品與服務:改用永續來源的原物料
  • 物流與運輸:使用低碳排的物流及運輸方式

此外,中小企業必須公開分享其氣候行動計畫與進展狀況,以確保其努力對利益相關者具備可信度與問責性。

哪些要求?

此主題納入企業氣候倡議(advocacy)與其氣候目標之間的一致性。隨著社會越來越期待企業能在上發揮領導力,企業在此關鍵時刻可在氣候政策展現氣候領導力。(可參考《AAA氣候政策領導力架構》與《氣候領導的四個A原則》)

→延伸閱讀:聯合利華  – 我們為何要加強氣候倡議?(氣候領導力,可打造更強大的品牌

也強調了「公正轉型」(Just Transition),這是目前備受關注的領域,它確保氣候行動不僅有效,更要公平、具包容性,讓所有利害關係人都能受益。(可參考《We Mean Business Coalition:2022 年公正轉型行動指南》)

→延伸閱讀:台灣首份公正轉型教材上線!淨零不能「只問碳排、不問勞權」

企業最大的成長機會?

中小企業而言,許多可能已開始實行部分減排措施,但尚未建立系統化的行動計畫。B Impact 標準鼓勵這些企業盤點自身營運與價值鏈中的關鍵環節,並設定具體、可衡量的目標,為將全球暖化限制在 1.5°C 做出實質貢獻。

大型企業則可能已制定完整的氣候轉型計畫,接下來需要更加關注的,是如「公正轉型」這樣的議題,以確保其氣候行動方案對所有利害關係人都是公平且具包容性的。這也是大型企業未來努力的關鍵方向。

→延伸閱讀:勞工在關稅戰、淨零與公正轉型上會受到什麼衝擊?企業應有哪些思維?扮演什麼角色?

對企業的建議?

對中小企業:

對大型企業:

  • 深入了解「公正轉型」的實施資源:開始思考並識別以下兩個面向:
    • 哪些利害關係人會受到您的氣候轉型計畫影響?
    • 哪些利害關係人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最為脆弱?
  • 對這些問題的深入了解,有助於您打造更加公平與包容的轉型策略,同時強化企業的永續韌性與信任基礎。

立即下載CA文件

術語表(中英對照,待公開)
影響力主題指南(英文)
影響力主題手冊(英文)
回到新標準概覽

企業宗旨與利害關係人治理

Purpose & Stakeholder Governance, PSG

公平職場

Fair Work, FW

正義、公平、多元與共融

Justice, Equity, Diversity & Inclusion, JEDI

人權

Human Rights, HR

氣候行動

Climate Action, CA

環境管理與循環經濟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 Circularity,  ESC

政府事務與集體行動

Government Affairs & Collective Action, GACA